
6月27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火漆印章风险警示。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指出,据产品的宣传网页、推广视频和评价留言显示,火漆印章产品大量被儿童作为“玩具”用来玩耍,但经市场监管部门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专家综合评估认为,14岁以下儿童使用火漆印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经专家综合评估认为,14岁以下儿童使用火漆印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视频)。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造型多变的DIY产品
火漆印章作为一款造型多变、难度低、操作相对简单的DIY产品,在网络平台的销量相当可观,深受青少年欢迎。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火漆印章产品主要分为普通火漆印章和可食用火漆印章。普通火漆印章主要包括印章头、蜡烛、彩色火漆蜡粒、融蜡勺等,材质一般以塑料、金属、蜡为主。可食用火漆印章是将普通火漆印章中的彩色火漆蜡粒换成糖果,将糖融化后用印章按压形成各种造型的糖果。
在加热时,又分为直接加热款、蜡烛台加热款、电熔炉加热款等不同类别。
据介绍,本次风险监测的对象为线上平台和本市文具、玩具线下实体店销售的火漆印章产品,共采集样品20批次。其中,普通火漆印章17批次、可食用火漆印章3批次。5批次线下实体店购买的火漆印章产品的明示年龄段均为14岁以下,网上销售的产品销售网页均宣称有“玩具”等字样,价格分布在24—85元不等。
市市场监管部门采用玩具相关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对火漆印章产品的玩具安全(机械与物理性能、易燃性能、特定元素的迁移、增塑剂)、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总迁移量、砷、镉、铅、铬、镍迁移量)项目进行了检测。同时参照《普通蜡烛》,《工艺蜡烛》,《儿童用品通用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气味、明火烫伤等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
具有明火接触风险
“经检测,所有20批次产品的易燃性能、特定元素的迁移、增塑剂、食品接触产品安全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但发现产品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产品监督处副处长石凯介绍,其中最为直观的,就是这些火漆印章产品具有明火接触风险。
石凯介绍,18批次样品含有蜡烛可产生明火,但产品结构中没有可以阻断儿童与明火接触的屏障。其中,7批次样品没有配置蜡烛台直接用蜡烛点燃,存在儿童直接接触点燃蜡烛明火的风险。11批次样品含有蜡烛台,但蜡烛台产品结构未能有效阻断儿童手与明火接触,如儿童将手等部位伸入蜡烛台可直接接触到火源,可能产生烫伤风险。
“金属手柄前端和蜡烛台金属片温升过高,在半分钟内温度从25摄氏度瞬间升温至80摄氏度,在1分钟内可以达到100摄氏度。”在发布会上的现场演示环节,来自上海市质检院轻化所检测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陈静茹向记者介绍,监测发现,有4批次样品中的融蜡勺,其手柄部位为金属材质,在持续使用加热过程中,手柄前端温升过高,可能会造成儿童手指烫伤风险。
此外,这些火漆印章还存在可触及的危险尖端,比如6批次样品中含有镊子、搅拌棒或徽章,存在功能性锐利尖端和可触及锐利尖端,但未设有相关警示说明。这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要求。儿童使用时,可能会产生刺伤皮肤的危害。
有2批次样品含用电熔炉作为加热器具,其中1款电熔炉,属于玩具标准中的热源玩具,其加热部位周边温升超过标准要求值,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要求,存在烫伤风险。另1款电熔炉属于家用电器,存在带电和加热部件,不应作为玩具给儿童使用。
3批次可食用火漆印章样品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未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要求注明“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或类似用语,或加印、加贴调羹筷子标志,可能导致儿童误食。
不应提供给14岁以下儿童使用
经专家评估认为,火漆印章产品存在可触及的危险尖端等问题,14岁以下儿童在玩耍时可能烫伤、触电、窒息等安全隐患,参考玩具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等规定,不应提供给14岁以下儿童使用。
火漆印章不应提供给14岁以下儿童使用。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提示广大家长,火漆印章不是玩具,不能作为玩具交给儿童独立玩耍。尤其是避免购买带有电熔炉作为加热器具的产品。”上海市质检院轻化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章若红表示,购买时关注安全警示信息,有些产品含有小零件但未设有相关警示说明,如儿童不慎误吞小零件,可能会产生窒息危险。
头图:火漆印章产品。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