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来杯奶茶,是不少市民的日常消费习惯,但奶茶的含糖量却是一笔糊涂账!劳动报记者了解到,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沪上10家奶茶店进行了暗访,结果发现,奶茶加糖是完全手工操作,甜度误差较大且参差不齐。部分品牌八分糖甚至超过了全糖的含糖量。市消保委表示,商家应清晰标示含糖量或甜味剂含量。
各大奶茶店为了照顾消费者的“减糖低脂”需求,推出无糖、三分糖、五分糖等,所谓不同甜度的选择。近日,市消保委专门对沪上10家奶茶店奶茶甜度进行了暗访,涉及COCO、茶桔便、贡茶、悸动、湊湊、一点点、50岚、KOI、沪上阿姨、快乐柠檬等品牌。结果发现,因为奶茶加糖是完全手工操作,所以甜度误差较大且参差不齐。
例如,“湊湊”经典奶茶,商家标示的含糖量比例有0、30%、50%、80%、100%;实际测出的含糖量比例为0、43%、68%、122%、100%。其八分糖含糖量122%高于了全糖(100%)。
而在不同品牌奶茶中,标示同样糖分的奶茶其含糖量也不完全相同。甚至有些标示三分糖的奶茶比其他品牌的七分糖更甜,而有些五分糖比其他品牌的三分含糖的含糖量还少。例如,“一点点”和“湊湊”的三分糖奶茶的含糖量超过了“COCO”“KOI”“茶桔便”“贡茶”和“悸动”的七分糖奶茶。
检测人员表示,现在大多数奶茶店不再用白砂糖熬糖浆,而是直接使用各类糖浆。其中,果葡糖浆就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糖浆,它能增加饮品的甜蜜感,但不会掩盖本身的风味。过量摄入果葡糖浆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如果消费者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糖等疾病时,应减少或避免食用果葡糖浆。
由此可见,即便是同样的奶茶,其中的含糖量以及甜味剂也是完全不同的,单从商家给出的甜度来选择,可能会有误解。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由于奶茶是复合产品,其含糖量和甜度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强的随意性。商家需尽可能地在含糖量或甜味剂的使用上予以清晰化和标准化。对于消费者来说,清晰明确的标准才能使其在选择饮品以及甜度时更准确。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