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之瑰宝(七)——寿山石、老挝石大师雕刻艺术交流会”将于10月4日至10日在云洲古玩城八楼交易中心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将展出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力作,有王祖光的寿山荔枝洞作品《刘海戏金蟾》;刘传斌的寿山乌鸦皮田黄作品《福禄寿》;陈礼忠的寿山芙蓉石作品《官上加官》;陈明志的巴林石作品《欢聚》;林飞的老挝彩虹洞作品《海的女儿》;林东的老挝石作品《新生》;郑幼林的寿山高山石作品《福寿三多》;郑则评的寿山汶洋石作品《拨云见日、势如破竹》等,以及谢道勇的老挝石作品《开天》、郑则耀的寿山高山玛瑙洞作品《三狮戏球》、江秀影的寿山坑头晶作品《物华天宝》等。
参展作品材质种类丰富,题材生动有趣,技艺娴熟巧妙,寓意美好讨喜,足以令人在细细欣赏后感叹匠人的奇思妙想和鬼斧神工般的雕刻技艺。作品《开天》以上古神话“盘古开天”为题,取老挝石为创作材质,将西方雕塑理念与中国传统雕刻中的俏色运用相结合,雕琢盘古大神开天辟地的恢弘场景。盘古赤裸着身体,双脚踏地,一手持利斧,一手擎天,全身肌肉贲张,作奋力托举状。石材紫红色的皮壳化为沉重的大地,其余部分则化作袅袅上升的祥云。巧妙的色彩利用在形成色彩对比的同时,也让作品充满了动与静的反差,让整体画面流动,显示出磅礴的气势,也让人物更为鲜活。此作已录入《百年中国名家名作》邮票系列,并获 2020 年“快鹿杯”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赛金奖。
作品《物宝天华》则是由单个的方章组成的一组套章,取材寿山坑头晶。坑头晶作为寿山石水坑中的名品,出产于寿山溪上游南侧,种类繁多纷彩,其共通之处恒定唯一即晶莹而微透。色泽在淡雅乳白和温婉棕黄之间。坑头晶在《寿山石小志》中被称作“晶莹而无尘滓者,名坑头晶”。这组“物华天宝”套章,每一枚方章都有着独具匠心的巧思结构,落刻之处无不布局巧妙,各居一方,造型生动。冰清玉洁的石质极为诱人,刻印转折翻叠合乎自然,线条厚重且有流动感。 整体作品风格俊秀,承载着诗意豁达与韵味悠远。
展会期间,主办方邀请了多位海上篆刻名家来现场为篆刻爱好者带来多场专业讲座和百余件篆刻精品力作,既可赏鉴佳石之风姿风貌,也可品读篆刻艺术妙相妙境。
头图为寿山石,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