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直播间涉嫌“三无”珍珠产品概率大!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珍珠饰品直播带货调查报告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4-03-14 19:01

摘要: 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珍珠饰品直播带货调查报告


为了评估直播带货模式的现状,上海市消保委从消费频度维度选取了“健康概念”食品、家用建材和珍珠饰品等三个领域开展了直播带货消费调查。3月14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珍珠饰品直播带货调查报告。通过对淘宝、抖音、快手、小红书等8个消费者经常网购平台100个直播间进行监测,各直播间总体平均得分为6.47分(满分10分)。报告发现,部分珍珠饰品存在定名不规范、品质分级模糊,直径大小标识混乱或虚标等问题,此外,小型直播间涉嫌“三无”珍珠产品概率大。


对8个平台的

100个直播间进行监测


据悉,本次珍珠饰品直播带货消费调查由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共同开展。通过对淘宝、抖音、快手、小红书等8个消费者经常网购平台100个直播间进行监测,选购各类珍珠饰品,并对整场直播讲解、宣传、购买全程录屏以采集固定相关证据,并进行了相关检测。


上海市消保委介绍,根据对比主播口播录屏、商品链接、详情页介绍、商品外包装标签信息和实际检测数据,从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多角度对100个直播间进行打分比较,各直播间总体平均得分为6.47分(满分10分)。


就平台比较来看,本次调查对买样数超过五件的平台进行横向打分比较,平均得分由高至低分别为:抖音7.48分、西瓜视频7.14分、淘宝6.97分、小红书6.44分、快手5.14分、拼多多4.73分。


主播类型比较来看,对店铺直播间与网红直播间进行打分比较,店铺直播间为6.46分,网红直播间为6.57分。


珍珠饰品品类比较来看,对购买样品按产品分类进行横向打分比较,平均得分由高至低分别为:淡水珍珠6.9分、珍珠(未标识淡水或海水)6.21分、海水珍珠5.96分。


存在定名不规范

品质分级模糊等问题


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中,一是珍珠定名不规范。此次调查发现,商家对于其所售珍珠饰品的名称通常会附加“澳白”“大溪地”“真多麻”“特级”等带有特定含义的术语,但业界其实对此并没有形成严谨、统一的定义标准,极易干扰消费者的认知和评估。同时,主播在讲解过程中经常使用“天然”一词强调其珍珠的天然属性,从而区别于各种人工宝石或经人为优化处理的宝石,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珠宝玉石的规范定名都无需加“天然”前缀,而且国内外市场绝大多数珍珠产品均为人工养殖形成,应当标识“养殖珍珠(珍珠)、淡水养殖珍珠(淡水珍珠)、海水养殖珍珠(海水珍珠)”等规范性名称。经检测,三成样品的定名不规范,部分样品经过覆膜、辐照、染色等处理却未明确注明处理工艺,更有甚者拿仿珍珠冒充珍珠、淡水珍珠冒充海水珍珠等。


如在“芙茉莉珠宝旗舰店”直播间销售的品名为“18k金海水满天星项链”的产品,其提供的标识信息为“海水akoya珍珠”,实测结果为淡水珍珠。


“海水akoya珍珠”,实测结果为淡水珍珠。上海市消保委供图


二是品质分级模糊。此次调查100个直播间中绝大多数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且准确标识“形状”“光泽”“光洁度”等珍珠分级级别信息。主播仅在直播过程中使用诸如“社交距离无暇”“无明显瑕疵”等较为含糊性的词语表述,再加上直播间会通过滤镜、美颜等手段美化珍珠展示效果,极有可能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判断。


三是直径大小标识混乱或虚标。此次调查100个直播间中有15个样品未标识珍珠直径大小或数值区间信息标识混乱,存在直播描述与网页详情、产品标签不一致的情况。另有21个样品的直径大小标称值与实测不符,其中5件样品偏差值达到1mm以上,属于较严重的虚标。


此外,小型直播间涉嫌“三无”珍珠产品概率大。此次调查发现,小型直播间(粉丝量1万以下)本身对于珍珠产品关键参数讲解寥寥几句,发货包装简陋,样品涉嫌“三无”产品的比例高达1/3,增加消费者辨别产品的难度,更无法确认该产品是否与直播间主播描述一致。如“钰洁珠饰”直播间销售的某件产品,无产品标识标签,其产品页面标称为“925银强光小米珠正圆无暇冷光白深海母贝baby珠”。经检测,该产品实为珍珠仿制品,其规范定名应为“仿珍珠项链”。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