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单1份素鸡、收取1份打包费1元,下单10份素鸡不但被打包在一个盒子里,还被重复收取了10次共计10元打包费,合理吗?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上海市消保委现代农业办、金山区消保委开展外卖点餐打包费消费调查,督促平台加强管理,规范商家包装收费问题。
据悉,本次调查选择“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外卖平台上的12家餐饮店铺,安排体察员通过平台下单指定菜品,如:大排、卤蛋、素鸡等体积较小,容易出现打包费重复收费的单品。关注在线上下单不同份数的过程中,打包费金额变化、最终收费以及收货后各订单的实际打包情况。
体察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外卖店铺的打包费下单时是“按件收取”的。例如,下单1份素鸡,收取1份打包费1元,下单2份素鸡,收取2份打包费2元,以此类推,如果下单10份素鸡,就要收取10元打包费。
在外卖平台上下单。金山区消保委供图
针对体积较大的菜品,需要逐个打包的话相对合理,但体察员收到外卖时却发现10份素鸡被打包在一个盒子里。经统计,有8家外卖店铺将多份食品装在一个打包盒里,并且重复收取了打包费。
“商家没有经过我的确认,就把食品打包在一起,上面食物的汤汁已经影响到了下面的食物,导致口感、味道不佳,花更多的钱却没有得到更好的体验。”体察员魏龙兵如是说。
外卖店铺将多份食品装在一个打包盒里。金山区消保委供图
致电外卖店铺时,商家表示打包费规则是平台设定的,商户可以在后台设置不收取打包费或按件累计收费,无法做到按实际打包盒精准收费。而致电外卖平台,则发现平台并未针对打包费出台相关强制性规范。相关部门认为,外卖产品的价格理应包含基本的打包费用。在消费者购买外卖食品时,打包是服务的一部分,理应被包含在食品价格中,而无需额外收费。而将外卖打包费作为价外收费,实际上是一种“低开高走”的商业套路。
“这影响到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在外卖平台点餐时,由于额外的打包费让他们没有对购买的商品价格做出一个准确判断,此外,打包费的收取也背离了环保的初衷,我们发现打包费已经成为了商家又一个新的利润来源。”金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科长、区消保委秘书长朱美新表示。
经了解,两家外卖平台均回复金山区消保委,将积极推进外卖打包费优化工作。其中“美团”表示优化打包费收取规则,建立N份收取X元的打包费功能。
头图:上海市消保委现代农业办、金山区消保委开展外卖点餐打包费消费调查,督促平台加强管理,规范商家包装收费问题。金山区消保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