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小长假随春而动,无论是饮食、置装,还是踏青出游,“春”元素场景式消费成主流。
“尝春鲜”品时令春菜
春菜纷纷上市,香椿、春笋、蚕豆等时令蔬菜受到消费者热捧,成为“咬春”必备的餐桌美味。
在沪上商超、菜市场,各种常见的春菜、小众野菜已经随处可见,且价格亲民。如盒马曹家渡门店里,春笋、蚕豆、芦笋、马兰头等货量充足。盒马蔬菜采购陈飞表示,从正月开始,盒马就陆续推出近20种春菜,除了以往常见的香椿、荠菜外,也上架了槐花、金雀花等相对比较新奇的春野菜。今年春菜的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
今年像香椿、春笋、芦笋等大众款时蔬的价格也比往年更便宜。芦笋头、红香椿做到了9.9元,春笋价格稳定在7.9元,价格亲民。
“临安雷笋、芦笋头、蚕豆、红香椿、草头、崇明小叶香韭菜,是上海市民买得最多的春菜。”陈飞表示。
而近日本来生活发布的“2024春日消费报告”显示,除了时令春菜外,随着气温回升,可生食、口感又清爽的亦蔬亦果产品开始在市场上走俏,冰沙红番茄、“贼不偷”西红柿、牛奶水果玉米在本来生活的销量出现明显上涨。
水果品类中,印尼山竹、泰国榴莲、椰青等热带时令鲜果持续保持热度。新西兰佳沛奇异果首船已到港,4月初已可品尝到新鲜采摘自新西兰的当季鲜果。
消费领域也迎来“樱花热”
除了“咬春”、“尝春”,眼下正值樱花盛开,赏樱活动应接不暇,消费领域也迎来一波“樱花热”。
本来生活消费大数据显示,自3月以来,带有樱花元素的商品在平台热卖,总体销售额实现环比增长超38%,热销品类涵盖日用百货、厨房用品,以及服饰、鞋帽、服饰配件、家纺用品等软百。其中,软百品类销售额环比增幅最高,达177%以上,“樱花粉”这一颜色成为消费决策关键因素,充分体现消费者在穿搭、家居上对时尚、潮流的追求。
与此同时,随着天气转暖,赏樱、露营、踏青等户外活动显著增加,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起户外用品。
本来生活消费大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包含“户外”“露营”“防晒”“运动”等关键词的商品,整体销售额环比增长超450%。具体到品类上,野餐车、防晒帽等软百商品销售最为火爆;3C数码、水饮冲调类商品销售增幅最大,环比涨超1700%,其中,运动蓝牙耳机和电解质水成为这2个品类中的销售居高的商品。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