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型民用无人机如何实现续航超过1000千米,助力低空经济发展?上海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小分子抗肿瘤原创新药有哪些新进展?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将于6月12日至14日举办,近千家企业将带来领先的技术和服务。笔者提前走进上海东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解密”将在上交会亮相的高科技产品。
低空经济未来可期
能够以“上帝视角”帮助工作人员巡查山河湖海、电网管线的无人机长什么样子?在位于北航天汇金桥创新中心的一个展厅中央,停着一架银灰色的无人机,碳纤维打造的机身科技感十足。这就是东古智能即将在上交会展出的“鸿观”长航时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
这架长2米多、翼展达3.8米的无人机空重只有20多公斤。“我们采用了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及智能飞控技术,使得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大幅提升。”东古智能创始人何政道介绍,“鸿观”是国内首款续航超过1000千米的中小型民用无人机,续航能力是同级别飞行器的2-3倍;也是国内首款采用收腹式垂直起降的复合翼无人机,可以实现原地起降,克服了应用中没有跑道的痛点。
最令何政道自豪的是,“鸿观”自2019年研发完成后,已安全飞行超百万公里,无论在海拔七八千米的高原,还是面对十级大风、高温高寒,都能正常作业,并且每公里的飞行和运维成本仅为市面工业无人机的65%。是名副其实的高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高经济性的“三高”无人机。
“上海低空经济企业数量比较多、质量比较高。”何政道认为,上海在低空经济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上海航空航天大院大所集聚,有相应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何政道曾经就是中国商飞研发中心的一员,参与了ARJ21支线客机和C919大飞机的总体技术集成的研发工作。
从2015年投身创业,研发出第一代工业巡检无人机收获千万订单,到如今“低空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和拉升万亿新市场的经济新引擎,何政道觉得自己选对了赛道。未来,随着产业链和法规政策的完善,无人机送快递、搭乘“飞的”躲避早晚高峰地面拥堵的交通都可能成为现实。
“海洋之眼”轻工业级水下机器人。于玘珺 摄影
目前,东古智能研发的产品已从空中延伸到地面、水下和数字化管控平台,构建起立体的交通、物流、应急和安防体系。例如将在上交会亮相的“海洋之眼”是国内首款全自主设计、全产业链的轻工业级水下机器人,能完成港口防蛙人、水库管线和光缆巡检、船底缉私、江河和近海搜救和考古等任务。另一款应急消防机器人则能代替消防员携带高压消防水带抵近火场,保护他们免受爆炸、毒气、辐射等危险。
“我们公司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做无人化装备,在恶劣、危险、枯燥的工作场景下,替代工人去做危险工作,并解放人的时间去做有趣的工作。”何政道介绍。
“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创新药扬帆出海
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技术板块也是上交会的5大展区之一。“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原创新药代表——由和黄医药研发的上海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小分子抗肿瘤原创新药呋喹替尼等创新成果将亮相。
和黄医药“三大替尼”。于玘珺 摄影
一走进和黄医药,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几个胶囊型展台中的药盒。小小药盒背后是超17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业内常说创新药的研发需要10年、10亿美元的投入,而现在已经进入了需要15年、15个亿的投入才能够产出一款创新药的新阶段。”作为首批入驻浦东张江的本土创新药企,20多年来,和黄医药已有13个自主创新药物进入全球临床研究阶段,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赛沃替尼三个1类创新药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并相继进入上海市创新产品、新优药械等重点目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呋喹替尼。
在国内,呋喹替尼已惠及逾6万名晚期肠癌患者,持续保持在三线结直肠癌市场的领先地位,2023年市场销售额达1.07亿美元。呋喹替尼“出海”过程中,和黄医药与日本武田制药达成11.3亿美元的独家许可协议,创造了中国原创小分子药物出海的首付款记录。在美国上市后,48小时内已经开出首张处方,至今年3月底市场销售额已达6800万美元,有望成为首个中国源创全球“大品种”小分子创新药。
近期,呋喹替尼又接连传出好消息: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的积极意见,出海欧洲步伐加快,有望于今年进入更广泛的全球市场;与紫杉醇联合疗法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相关研究结果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在不远的将来,包括该适应症在内的7个创新药物逾15项研究也有望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头图为“鸿观”长航时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于玘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