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上海市消保委披露,今年上半年(统计时间2023年12月21日至2024年6月20日),全市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7038件,推进企业先行和解162628件。
据介绍,按投诉类别分,商品类投诉67370件,占投诉总量的53.03%。其中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家用电器居商品类投诉前3位,投诉量分别为12961件、10955件和6024件;服务类投诉59668件,占投诉总量的46.97%。其中互联网服务、文娱体育服务、会员卡居服务类投诉前3位,投诉量分别为12280件、4658和4373件。
按投诉性质分,售后服务问题占53.81%,合同问题占26.9%,质量等其他问题占19.29%。
就重点行业分析来看,一是预付式消费“退款难”纠纷较为集中。上海市消保委表示,预付式消费模式已经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健身、教培、美容美发等领域退款纠纷多。上半年,市消保委系统受理上述领域预付式消费投诉14176件。主要问题有:服务质量不佳、宣传与实际不符、承诺不兑现等。买卡容易退款难,消费者体验不佳或者因自身原因等情况要求退款被拒。商家资金链断裂、转让、关停导致无法继续提供服务,消费者预付款项无法追回等。
线上旅游投诉增长明显。旅游出行需求旺盛,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短视频或直播间主播介绍等线上渠道,选购心仪的旅游产品,亲子游、主题乐园、网红地打卡、出境游等成为投诉热点。上半年,市消保委系统受理旅游服务投诉2663件。主要问题有:行程变更或者取消,如景点更改、行程时间调整等。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如服务缩水、导游服务不到位等。以及服务体验不佳,遇到问题客服响应不及时等。
文化票务多方主体相互推脱纠纷引关注。文娱市场持续火热,演唱会、电影、展览、体育赛事已成为文化消费热点。上半年,市消保委系统受理文化票务投诉2524件,其中电影投诉756件、演唱会投诉662件,投诉量居前。主要问题有:观看时视线被遮挡等导致现场观感体验不佳;退票手续费高、因特殊原因申请退票困难等;购票后未观影,退款被拒引发不满;出现争议时,票务平台与主办方、影院等多方主体相互推脱等。
保健产品“花式”营销防不胜防。上半年,市消保委系统受理保健品投诉787件。主要问题有:一类是面向年轻群体的改善睡眠、肠胃功能或美容养颜等产品,出现服用后无效果、与宣传不符等问题;另一类面向老年群体,部分商家声称“包治百病”等夸大功效,通过义诊、免费赠品等吸引老年人或诱导老人带亲邻一同参与,以免费试用和体验等方式,诱导老年人购买大量保健品。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