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瓶饮料为何能占据商超货架,成为年轻人夏日新宠?

大瓶饮料为何能占据商超货架,成为年轻人夏日新宠?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2024-07-22 12:08

大瓶饮料内在扎实的容量,让其成为了性价比之选;它略显夸张的尺寸、醒目的杯身也赋予了其“网红”潜质。

这个夏天,“大”在饮品界蔚然成风。除了常见的大瓶可乐,超市货架上的乌龙茶、椰奶包装也都“膨胀”到了1L(升)以上,夏季限定的“霸王杯”、“吨吨桶”也成了奶茶店的“销冠”。


大包装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行业趋势,又反映出年轻人怎样的消费心理?


超市内,饮料被摆在醒目位置,大瓶装饮料尤为显眼。于玘珺 摄影


大杯饮料夏日销量佳


炎炎夏日,商超、便利店入口处最显眼的货架已被各式饮品占据。一箱箱的盐汽水、矿泉水、啤酒都没有动辄1L、2L一瓶的饮料来的醒目。“做活动不是卖得不好,是新产品厂家在做推广。”延长西路上一家联华超市的店员指着货架上900ml(毫升)的三得利乌龙茶介绍,这是刚到的货,“夏天饮料卖得特别快,好多人都一箱一箱的买。”


从经久不衰的大瓶可乐、冰红茶、凉茶,到新近崛起的无糖茶饮、功能性饮料,“大”已经成了一种新趋势。上述超市6层高的饮料货架上,最下层一排全都是1L以上的大瓶饮料,其中以茶饮占到了半数。在新江湾店的盒马鲜生,大瓶装的茶饮几乎占据了整个饮品货架的二分之一。


夏日天气炎热,大瓶饮料更契合人们每日饮水量需求。现制饮品的计量单位也从“中杯”“大杯”“超大杯”,拓展到了“桶”,不少茶饮店夏季推出了“限定超大桶装”;“一升冰美式”、矿泉水桶装咖啡也火爆打工人的朋友圈。笔者在美团外卖平台上发现,某品牌的“超级杯水果茶”月销量超过500单,另一品牌门店销量前三名都是超大杯产品。


超大杯柠檬茶线上销量领先。


除了季节性因素,还有哪些原因让大瓶饮料受到消费者欢迎?


1升左右的饮品更具性价比


“不是小瓶买不起,而是大瓶更有性价比。”年轻人的调侃不无道理。500毫升3.5元、1L4.5元,仅仅加价一块钱,就能获得“两瓶”冰红茶;500ml的乌龙茶售价为5元一瓶,平均100ml1元,而1.25L装平均每100ml只需0.76元,对于部分习惯把喝饮料作为日常刚需的年轻人来说,大瓶饮料价格优势明显。


尼尔森IQ发布的《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暨2024年展望》显示,今年理性消费观念将延续,37%的受访者表示将改变消费方式,寻求最优价格或更低价产品。在饮料厂商纷纷因原料价格上涨提价的情况下,购买大瓶饮料成了年轻人抵消涨价影响的选择。


理论上来说,越大瓶的饮料每百毫升单价更低,也就更划算,但事实上,2L的超大瓶饮料并不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前述机构发布的《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显示,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当下,600ml-1249ml规格的大瓶即饮饮料才是行业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800—1000ml规格的即饮茶增速已经超过品类整体增速。这一增长也符合年轻职场人的消费习惯。


从事行政工作的“00后”王女士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喝一杯咖啡,如果还是感到困倦,她会选择再买一瓶无糖茶饮。相比于每百毫升更便宜的1.25L茶饮,她反而觉得1L以内的规格才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超大杯下班时喝不完也不方便携带,反而会造成浪费。


大瓶茶饮热销。刘喆 摄影


年轻人的社交“时尚单品”


如果说大瓶饮料内在扎实的容量,让其成为了性价比之选,那么它略显夸张的尺寸、醒目的杯身也赋予了其“网红”潜质。


“满满的一大桶,看着就满足。”此前奈雪的茶曾推出2.2L装的水果茶,桶状的杯身、便携的提手和其中花花绿绿的水果让其迅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时尚单品”。高颜值、大容量、易分享的特点,正切中了年轻消费者的新需求。


此外,大瓶饮料在超市常常被称为家庭装、分享装,也彰显了其与普通饮料不同的卖点。


“我特别喜欢大瓶的冰红茶、可乐,或许有些以前在宿舍的情怀。”忻先生回忆,学生时代,无论是考试后的庆祝活动还是大家一起看球赛,物美价廉的大瓶饮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两年后,他还是会在家中囤一些大瓶饮料用来招待朋友,或者运动后让自己放纵一下。“虽然知道它们都不健康,也不如矿泉水解渴,但已经成了习惯。”


(实习生刘喆对本文亦有贡献)


头图为超市里的饮料货架。于玘珺 摄影


摄 影:于玘珺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