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梅龙镇广场(含商场、办公楼及地下停车场)内除美国驻沪总领馆外的其他商户、租户均将歇业,梅龙镇广场将进行为期3年的调整改造。7月31日,笔者实地探访,找寻最后一天还来到这里的上海人与这里的故事。
有顾客3天买了17件衣服
走入歇业前最后一天的梅龙镇广场,可以看到大半店铺已经关门、搬空。部分店铺里堆满打包用的纸箱,几家餐饮店将锅碗瓢盆摆在店外,有工作人员用小推车将它们一车车推走。
走入一家正在清理店面的火锅店,店员告诉笔者,7月30日是他们营业的最后一天,有老顾客特意来此“告别”,店员们也在那天吃了“最后一顿”。
餐饮店在最后一天搬出。李美慧 摄影
相较之下,服装店因为商品分量轻、好收拾,许多服装店到了最后一天都还在开门迎客,其中最热闹的是一家女装折扣店,笔者到访时,有7位顾客正在店里挑衣服、试衣服,店员还在尽力推荐,相熟的顾客之间也在热络地互相帮看好不好看。该店店员告诉笔者,最后这几天,她们很多衣服都是一折、二折出售,有老顾客知道她们要闭店了,连续来买了3天衣服,加起来一共买了17件。
一对70岁的老夫妻在服装区一家家慢悠悠地看,连着看了四五家店。这对老夫妻告诉笔者,他们很喜欢逛街,“没事就来兜一圈,买衣服”。从前他们最爱逛伊势丹,因为伊势丹“时尚”,伊势丹关门后,他们也会到其他店里看看。明天过后,附近他们可逛的商场暂时又少了一家。
“有很多回忆在这里”
1998年,梅龙镇广场投用,而后陪伴上海市民走过26年。此次突然宣布歇业,让很多上海市民深感惊讶。
郭女士如往常般路过时顺便来到这里逛一逛,看到这里即将歇业的消息,一连说了5个“没想到”。“我在上海生活二十多年了,经常到这里吃饭,”郭女士说道,“梅龙镇广场是一个标志性的地方,老上海人都很熟的,我们从小就在这边,有很多回忆在这里。”
和家人一起逛着梅龙镇广场,陈女士回忆起自己对这里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十几二十年前,梅龙镇广场曾经为选形象大使举办电视选秀。多年过去,她仍依稀记得当时梅龙镇广场为其开出的年薪是15万元。
社交平台上,也有许多关于梅龙镇广场歇业的讨论。不少网友表示,知道消息后,特意再来看看。有网友夸奖梅龙镇广场“有腔调”“体面”;还有网友说,“梅龙镇伊势丹见证了上海那个最美好的年代。”
梅龙镇广场的装修,被很多网友认为“有腔调”。李美慧 摄影
变动是一步一步来的。今年6月30日,梅龙镇广场的主要商户之一,伊势丹百货,由于租约到期,终止营业。一位如今居住在澳大利亚的网友表示,今年四月回国时特意带孩子去了伊势丹百货和吴江路的小杨生煎,“也是回顾,也是再见”。而评论区其他网友告诉她,她去的“很是时候”,现在那家小杨生煎也闭店了。
市民期待3年后重聚
面对熟悉事物的变动,有人伤感,也有人平静。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的蒋先生,获知歇业消息时非常淡定,第一反应就是“过几年装好了还要再开的吧?”“装修一下,换个门面再重开,很正常。”他说。
的确,据静安区介绍,此次梅龙镇广场歇业,是因为商场设施设备存在老化,内部功能布局已无法满足现代高端商务商业发展及其需求,亟需更新升级。由此,将进行为期3年的调整改造。未来,梅龙镇广场将通过提升综合商业业态与品质、拓展城市公共空间与综合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体验,
市民驻足查看梅龙镇广场的歇业通知。李美慧 摄影
梅龙镇广场往昔的“辉煌”,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也都已经很遥远了。牛小姐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2年多来通勤路上总会路过梅龙镇广场,也和同事来这里逛过街、看过电影,但对她来说,这里就是一个普通商场,“确实常来,但要说感情,还真没太有。”如果不是听人提起,牛小姐从没想过梅龙镇广场往日有着怎样的故事。相比之下,她更期待未来上海还有更多新鲜好玩的事物出现。
听闻梅龙镇广场即将开始改造升级,郭女士表示,“期待3年以后这里能以更好的面貌展现给我们。”
头图为梅龙镇广场门口。李美慧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