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上海将于明年迎低空经济首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4-08-20 17:47

摘要: 明年7月23日至26日,2025首届低空经济博览会(上海)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明年7月23日至26日,2025首届低空经济博览会(上海)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8月20日,记者从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首届低空经济博览会预计规模10万平米,主要包含主题展览、高峰论坛、贸易对接、体验活动四大板块。值得关注的是,首展将特设“低空飞行体验区”,进行试飞、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


博览会将重点展示典型应用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了5,060亿元,同比增速达33.8%;乐观预计到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10,645亿元。


“上海作为民用航空第一城,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良好基础,在低空经济涉及的技术支撑、人才资源、企业集聚、应用场景以及适航审定资源等方面,形成了无以比拟的综合优势。”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顾春霆说,“本届博览会重点展示低空经济在交通、应急、文旅、城市管理与娱乐消费领域的典型应用,有利于‘低空+’在各领域应用的快速落地。”


鉴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特点和当前阶段,顾会长说:“经过前期调研,主要的需求包括资金、政策、应用场景等方面。举办低空博览会,打造产业平台,融合不同企业的需求,并通过高峰论坛、贸易对接、应用展示等多种形式满足各类企业的需求。”


低空经济博览会应如何选择定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宁风表示,经过深入地调研以及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低空经济博览会将融合通用航空、无人机和eVTOL以及其它低空领域的航空器,系统展示上游核心零部件及系统以及下游的运营、配套服务和各行业应用。


“展会能够动起来,航空器能够飞起来。在我们国家会展中心设置动态体验区与试飞表演区,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低空飞行的魅力。”他说,“结合各个区的特色,准备设立分会场,融合飞行表演、会议论坛、消费体验等各种特色活动,形成市区联动、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周。让低空经济真正飞起来。”


eVTOL创新企业占全国比例约50%


在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低空经济政策后,近日,酝酿许久的《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也正式发布。这是上海出台的首个针对低空经济的政策文件。


根据方案,到2027年,上海目标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上海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颇具优势。据了解,目前,上海eVTOL创新企业占全国比例约50%,区域内的头部企业较为集聚。


与此同时,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先行先试,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是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海岛场景)。应用场景也在逐步深化。金山-舟山-龙华机场开展海-岸-城场景物流运输,杨浦区等开展无人机外卖配送,长三角跨区域航线试点开通。


近期,上海及周边地区已经在借助直升机等传统航空器,先期培育市场。就在8月10日,上海新空直升机有限公司试点成功开展浦东国际机场至昆山城市航站楼双向空中的士载客服务。直升机从昆山城市航站楼起飞,经过约半小时的飞行后在浦东星野飞行基地降落,这标志着上海—苏州长三角区域低空空中载客航线成功打通。


最新部署,“天空之城”目标明确


为了支持上海在全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行动方案》提出6个行动23项重点任务,包括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软硬设施建设行动、关键配套供给行动等。


在培育领军企业上,《行动方案》明确,支持10家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工业级无人机和新能源通航飞机研发制造领军企业落地发展,培育20家左右低空运营服务领军企业、3—5家行业领先的适航取证技术服务机构,集聚100家以上关键配套企业,建成研发制造、适航取证、飞行服务、场景应用全产业链。


基础设施方面,方案明确,加快建设大中小型起降设施及能源设施,研究上海金山区、青浦区通用机场规划。加快建设设施网、航路网、空联网、服务网“四张网”,构建地空联动的软硬基础设施体系。


据了解,未来,上海将持续拓展低空航线覆盖面,开通上海至江苏太仓、吴江等长三角区域低空航线,以及开通浦东国际机场至宝山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等市内低空旅游航线。


上海有关方面在方案的政策解读中也表示,发挥上海大飞机产业溢出效应,创新布局低空经济新产业,构建相互融合的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进一步巩固上海全国民用航空产业“第一城”的优势地位。


头图为会议现场,劳动报记者陈宁摄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国际首发!上海核工院参编IEEE...

上海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启动...

2024“上海设计100+”全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