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徐汇区举行2024年第三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并发布《上海自贸试验区徐汇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正式启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徐汇联动创新区”建设。
签约仪式上,徐汇区与上海隧行、姚记科技、依视路(中国)、量羲技术、嘉实多、达美乐中国、极星时达等20家企业集中签约,签约项目涵盖运动、数字营销、生命健康、量子科技、汽车服务、餐饮服务、智能终端等多个领域。
“在过去的15年来,我们扎根徐汇,与这片区域共同成长。”依视路陆逊梯卡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副总裁陈路怡表示,企业作为全球镜片领导者,将在徐汇进一步整合全球业务板块,助力徐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区域外资企业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今年以来,徐汇在招商引资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两次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荷兰与法国全球推介会、全球开发者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创上海科创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一大批亿元级、千万级的重点项目落户。据统计,前三季度徐汇区区级财政收入增长11.2%,增速位居全市第二;新增亿元级项目10个、千万级项目88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达到167家。
同时,产业发展和布局离不开优质的载体空间。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徐汇五大功能区城市更新加速推进,鑫耀中心、西岸金融城和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载体已初具规模,将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创业热土。
落地徐汇的短短3个月里,量羲技术在徐汇区生产和交付的量子计算核心设备,已经跻身国内外顶尖实验室行列。“我想这就是对‘徐汇速度和徐汇发展’的一种生动阐述。”上海量羲技术创始人吴明博士表示,徐汇区对新质生产力和未来颠覆性技术的重视和扶持,让企业深感温暖和鼓舞。
上海自贸试验区徐汇联动创新区的启动,将为区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转化、研发用品通关便利化、开展跨境数字技术贸易方面等带来更多便利。
上海自贸试验区十余年来,充分彰显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形成了一批可供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上海自贸试验区徐汇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以自贸试验区“金字招牌”为牵引,充分发挥徐汇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特色和大院大所大校密集的优势,持续以高水平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实现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创新的深化突破。
头图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徐汇联动创新区”建设启动现场。徐汇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