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消费者王女士致电浦东新区消保委反映,其与上海某电梯有限公司签订安装家用电梯的合同并付款后,对方突然“失联”了!12月10日,浦东新区消保委披露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例。浦东新区消保委委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马晓白律师提醒消费者,谨慎审查公司很关键。
接到多起相关投诉
据披露,消费者王女士告知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今年5月,她拨打了某品牌电梯的官方400电话,要求安装家用电梯,对方提供了上海某电梯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让王女士自行与对方联系。既然是品牌方推荐的第三方公司,王女士不疑有他,与该公司签订合约并支付54000元首批工程款。8月,王女士发现该公司无法联系上,电梯安装工程被迫停滞。无奈,王女士只能投诉品牌方,认为既然是品牌方推荐的安装公司,理应由品牌方继续履行合同并承担相应损失。
同一时间,谢女士也来电反映,通过淘宝该品牌电梯“官方旗舰店”,对方同样推荐了上海某电梯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谢女士表示,官方旗舰店告知,该公司属于品牌方的经销商,此后双方签订电梯安装合同,谢女士为此支付了43500元定金,也是在8月,谢女士发现对方无法联系,认为对方无法履行合同,于是投诉至消保委,要求品牌方解决问题。
收到投诉后,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拨打了消费者提供的品牌官方400电话沟通联系,了解情况。
此后,一位工作人员来电回复消保委:上海某电梯有限公司并非其合作经销商,公司接到多起相关投诉,同时,公安机关也曾致电品牌方了解该公司情况,品牌方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因此,建议以上消费者通过公安机关了解情况或报案。当消保委工作人员指出,根据两位消费者反映,失联的上海某电梯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均由品牌方提供,品牌方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该工作人员却又表示自己只是“下属经销商”,并非品牌方。再次联系品牌官方400电话,客服人员只表示“会记录”“会与顾客协商”,但对于失联的上海某电梯有限公司与品牌方之间的关联避而不谈,始终含糊其辞。
之后,两位消费者来电,表示对方仍要求消费者在重新支付费用之后才能为其继续安装电梯,鉴于品牌方态度,她们纷纷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
浦东新区消保委调查了解到,上海某电梯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15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消保委还发现,今年8月,该公司被媒体曝光涉及某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同样因工程停滞招致居民反映投诉,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也接到过该小区居民的来电咨询投诉。
消费者注意避免“踩坑”
消费者与品牌方推荐的安装公司签订合同,消费者支付钱款后,安装公司不履行合同,品牌方是否需担责?对此,浦东新区消保委委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马晓白律师认为,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品牌方只是基于消费者需求而推荐安装公司,品牌方与安装公司没有关联,一般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但是如果品牌方在推荐安装公司的过程中存在过错,例如明知安装公司没有相应的资质、能力或信誉,却故意隐瞒、仍然推荐给消费者,或者品牌方和安装公司存在某种特殊的利益关联、品牌方做出一定的承诺或保证,足以使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品牌方对安装公司的行为负有一定责任,误导消费者做出选择,那么品牌方存在一定过错,有承担责任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如安装公司是品牌方的特许经销商或者消费者有理由或者证据证明双方存在相应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品牌方可能需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马晓白律师提醒消费者,家用电梯消费属新生事物,且又是大宗商品,在选择产品以及服务时注意谨慎审查对方的资质、信誉及注册资金,尽量选择已成规模或有较好社会口碑的品牌以及安装公司。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等网站,查看公司是否涉诉、是否正常经营,避免“踩坑”。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