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入境第一站!“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上海2025扩消费工作将​围绕六大专项行动展开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5-02-14 17:09

摘要: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通气会

目前,我国国际航班加快恢复,免签国家范围进一步扩大,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入境第一站”的格局逐渐形成。2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2025年扩消费重点活动相关情况。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为打造入境第一站,上海扩消费工作将将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围绕六大专项行动展开。


聚人气、扩消费、稳增长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38个国家单方面免签,对54个国家实行过境免签。去年12月,中国宣布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至60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市外办副主任马颖慧表示,随着自助游旅客日益增多,市政府外办牵头相关部门在浦东机场T1和T2航站楼、虹桥机场T1航站楼建设三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支付、文旅、通信、交通四大功能场景,为入境国际旅客提供各类便利服务,做好畅通入境“第一公里”服务。


“自启用以来,各综合服务中心共接待国际旅客业务咨询办理已超21万人次。在各涉外场合累计发放英、法、德、日、韩、西语等6个语种的《外籍人员在沪服务手册》25余万册,为来沪外籍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指引,成为在上海便捷生活的‘第二本护照’。”马颖慧介绍。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用好多元业态资源,做强复合体验场景,针对不同游客群体,深入挖掘文旅商体展联动合力,赋能城市消费增长。”市文化旅游局重大活动办公室主任李平介绍,上海将吸引更多境内外游客来沪,聚力时间窗口,扩大文旅消费供给。


“体育作为‘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之一,被赋予重要使命。”市体育局副局长许琦介绍,聚焦顶级赛事,持续创造更优观赛体验,深化商旅文体展联动,持续拓展消费场景维度,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激活消费市场活力。


“2025年,上海将持续发挥重要活动品牌效应,继续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等重大消费节庆活动,持续擦亮上海系列品牌活动,不断优化完善,切实将流量转化为增量。全力释放支持政策的倍增效应,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放大消费券的引流作用,促进‘票根经济’,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更大力度聚人气、扩消费、稳增长。”刘敏介绍,第二届“上海之夏”将于7月上旬启动,整体活动持续至10月第二个周末,其中的标杆活动将进一步优化升级。2025“上海之夏”将面向境内外旅客策划推出一批针对不同客群的特色主题产品,打造商旅文体展跨界联动新体验。


六大专项行动提振消费


刘敏介绍,上海2025扩消费工作将围绕“商品消费换新行动”“服务消费提质行动”“新型消费促进行动”“消费场景打造行动”“消费节庆打造行动”“消费环境优化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展开。上海将积极促进服务消费、大宗消费、外来消费、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大力提振消费,更加突出消费对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


刘敏介绍上海2025扩消费工作将围绕六大专项行动展开。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其中,商品消费换新行动,包括加力支持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落实国家补贴品类扩围要求,把净水器等4类家电产品、手机等3类数码品类纳入补贴范围,结合本地实际把装修建材等7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本市家电家居以旧换新工作已于元旦启动。深化推进汽车更新消费,落实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提升换新便利化服务水平,拓展回收网络,推广二手车线上预约、上门收车等服务方式。


服务消费提质行动,包括大力发展银发消费,举办“银发生活节”,培育发布银发经济“百大品牌”。促进餐饮和家政服务消费,建设2-3条特色餐饮集聚街区,开展员工制家政企业试点,支持高级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丰富文旅服务消费,继续办好文博大展项目,推动主题乐园优化经营。拓展体育服务消费,做强体育消费节,推动重点体育赛事“进商圈、进景区、进街区”。培育信息消费,举办2025年上海信息消费节等活动。扩大交通和健康服务消费,推出吸引中转客流的旅行联动产品,深化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创新优化服务消费供给,持续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建设融合性服务消费场景。完善服务消费政策,发放“乐·上海”服务消费券,支持开发消费信贷产品。


新型消费促进行动,包括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新品首发示范区,实施全球主理人品牌引育计划,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推动直播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消费,引导推动商业领域人工智能推广应用。促进IP+消费,打造二次元品牌集聚区,促进宠物经济。


上海还将开启消费场景打造行动,包括加快重点商圈能级提升,推进商圈重点项目改造,启动建设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商旅文体展联动场景,支持市场开发“门票+”主题产品,评选10个票根经济创新产品。打造城市夜间经济IP,打造10个夜间消费集聚区、30个夜间消费IP活动、10个标杆特色市集,办好“上海夜生活节”。


“消费节庆打造行动,重点是覆盖全年的‘一节四季’活动,包括首发上海系列活动,在3月至5月集中推出首发上海春季系列活动。发挥上海时装周等大型首发活动平台作用,推动首店向总店、总部提升。第六届五五购物节在5月至6月优化举办13个IP活动。而消费环境优化行动,包括打造诚信消费环境,优化服务便利环境,优化移动支付服务,推进小面额现金备付工作,在重点消费场景提供多语种服务。完善配套设施环境,支持新建或升级多语种服务咨询台等消费服务设施。提升入境消费环境,完善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流程。”刘敏介绍。


头图: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通气会。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摄 影:陆燕婷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