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劳动报记者从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深入贯彻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在徐汇率先落实“承诺即发证”审批模式与“一照多址”跨区备案两项首创性改革,形成“信用+智慧”的叠加效应,改革红利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全市首个“一照多址”跨区备案
近日,注册在徐汇区的外资企业三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收获了意外之喜。企业原本计划向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提出外区经营地址设立2家分支机构的申请,得到工作人员告知“可以申办‘一照多址’跨区备案”的好消息。通过跨区备案系统,企业当天便一次性完成浦东、长宁等地的经营场所备案,顺利取得了“一照多址”的全新营业执照,成为全市第一家享受“一照多址”备案改革红利的外资企业。
今年2月初,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推出市场准入登记便利化10条措施,在原有“一照多址”备案改革举措基础上,打破经营场所备案的区域限制,让企业跨区经营告别“多头跑”。备案信息除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外,创新开通“企业码”扫码查询通道。企业完成备案后,电子营业执照二维码将自动关联所有备案场所信息,实现“一码集成、全市通查”。
据悉,作为总部经济高地,徐汇区汇聚了超1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对跨区经营备案需求强烈。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流程简化,更是投资信心的增强。以往企业跨区经营面临双重成本:不仅需在各区单独申办分支机构执照,还需为每个分支机构配备负责人、登记联络员等专职人员。而“一照多址”跨区备案改革,让外资企业更坚定“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布局。
“‘一照多址’备案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跨越性升级,既满足了企业合规经营的需要,又不用到处设立分公司,人力成本降下来了,组织架构也实现‘扁平化’管理,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三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黄玲提及这项便利化措施频频点头。企业如在全市范围内布点经营,对于不涉及许可的项目,仅需向注册地的登记机关申办全市网点的经营场所备案,即可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报、全域通用”。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毛洁表示,“破除区域壁垒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突破。徐汇经验将为全市推广提供范本,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上海速度’带来的发展红利。”
率先落实“承诺即发证”新模式
“信用背书替代纸质材料,当天申请次日就拿到了新证!”上海第一医药汇丰大药房有限公司质量总监杜建银女士激动地向记者展示着新鲜出炉的审批文件,对“承诺即发证”的新模式赞叹不已。该公司两家分店需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延续及变更审批。按照以往流程,企业需先后经历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需耗时7个工作日以上时长。新模式推行后,企业只需要承诺符合相关条件、落实规范经营要求,即可省去现场核查环节,仅用1个工作日便完成全部流程。
这项让企业直呼“省心”的改革源于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中“拓展告知承诺制”的创新实践。以往企业办理经营许可需提交众多材料、多次跑动窗口,如今依托企业信用分级管理的大数据基础,由政府部门自行调取企业信用记录、历史审批档案等数据。针对二年内无相关行政处罚且在监督检查中通过检查或能及时完成整改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在申请部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事项时实施“一次承诺、一次审批”,由审批人员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无感核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无需开展现场查验、免于提供证明材料,当日即可完成审批发证。
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窗口照片。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承诺即审批’不是简单减少环节,而是重构审批逻辑,用制度创新为守信企业‘减负松绑’。”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负责人解释。若企业未履行承诺,将直接影响后续办事便利度,形成“守信畅行、失信难行”的良性循环。“下一步,除了部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事项可适用‘告知承诺制’外,150平米以下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也可通过‘承诺即办’享受到“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的信用红利。”
头图:三普贸易公司一照多址营业执照照片。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