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首次将“夯实营商基层基础”作为单独板块列出,提出支持区域特色营商环境创建,支持街镇营商环境建设。近日,黄浦区举办了2025年第一期“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活动,5位黄浦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街道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黄浦区的营商环境,促进创新服务与企业成长。
上海锦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竹表示,作为一家注册在外滩、办公在打浦桥的企业,公司从最初的3人团队发展到如今40余人的规模,离不开黄浦区政府的支持。譬如,在公司扩张需要重新装修时,街道工作人员帮忙协调了很多事务。
这是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聚焦以务实举措提升企业感受的生动体现。在解读8.0版行动方案时,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仲启表示,以前大家可能更多关注头部500强、超大型集团,但是现在那些初创、轻量的、可能在短期内就能够有大规模爆发的潜能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被看见。
汪仲启提出,为企整体服务是一个全周期的理念,优化营商环境的维度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具体事项:企业除了登记注册,还要有实体空间,从而就会有装修的问题、垃圾清运的问题;企业总要开展经营活动,尤其是文化类、演艺类企业,一旦举办活动可能吸引大量人员前来,那么各方面的配套服务,如吃喝、交通、安全保障等也需纳入考量等等。
2024年上海营商环境测评中,黄浦首次取得了综合评价全市第一、企业满意度全市第一。成绩背后,是黄浦区为服务企业作出的不懈努力:街道工作人员贯彻“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理念,积极协调诸如垃圾清运定价等企业需求,同时联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委等区级部门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打造“南京路旗舰店”,整合行政审批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等等。
上海亚华湖剧院经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阮豪表示,这已是他在黄浦从业的第16年,这些年对黄浦营商环境感受最深的首先是政策的一贯性,其次就是公平。无论纳税多少,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政府都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
与街道的紧密沟通、合作也给了企业安全感,“(让我感到)这件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孤独在这个夜里去探行的,是有很多人在陪伴着我的,这给了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信心。”中碳普惠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挺说道。
头图为黄浦区2025年第一期“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活动现场。黄浦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