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上海市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劳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持续加强标准国际化创新,如今已有多项“首个”落户上海。
填补行业标准空白
“上海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加强创新,包括:围绕制度建设加强创新,着力完善标准化创新发展机制体制;围绕标准供给加强创新,着力构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围绕标准国际化加强创新,着力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以及围绕标准化工作软环境加强创新,着力培育良好工作生态。”会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倪俊南在介绍上海建设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的总体成效时指出。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上海以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为牵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在标准制度、标准供给、标准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创新试点,牵头制定ISO、IEC国际标准71项,培育“上海标准”31项,新增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200余名,新增新型标准化组织30个,着力打造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示范城市。
“去年《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若干规定》发布实施,这是上海被授予‘浦东新区法规立法权’后的首部标准化法规,也是上海加强制度建设的有益尝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崔凯表示,《若干规定》创设了“标准创新联合体”和“企业联合标准”制度,赋予企业标准更多内涵。目前已成立9家标准创新联合体,共同协商制定发布了11项企业联合标准,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重大装备、绿色低碳等领域。
上海市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如今,通过持续加强标准国际化创新,已有多项“首个”落户上海。例如,为助力电竞产业链发展,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培育各类主体参与标准国际化工作,推动英雄体育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起成立电子竞技标准化工作组,这是ISO首个电子竞技专项标准化工作组。同时,英雄体育牵头ISO 25094-1《电子竞技 第一部分:定义》国际标准提案立项,是世界范围内首个成功立项的电子竞技国际标准,填补该领域国际标准空白,促进全球电子竞技行业发展。
又如,市市场监管局还指导推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衡道国际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联合提出 “创新物流—物流ESG—框架与要素”(Innovative logistics - ESG for logistics - Framework and factors)国际标准提案,于2024年11月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44成员国投票成功立项。这项提案是全球首个物流ESG国际标准提案,标志着我国在ESG国际标准制定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将对全球物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我们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如组织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头部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人形机器人国际标准化研究,并向ISO/TC299(机器人技术委员会)申请设立人形机器人分技术委员会。”答记者问时,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介绍,近三年来,本市企事业单位牵头或参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国家标准126项,立项研制相关地方标准20余项。围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先进制造、北斗导航等领域,培育33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上海标准”,占“上海标准”总数的63.5%,打造了一批新型工业化领域的高标准集群。如由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团体标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接收机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填补了北斗基准站应用领域标准空白,引领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走向全球。
“当前,上海正逐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我们将在国家标准委的指导支持下,持续扩大标准化开放水平、提升标准化技术能力、优化标准化发展环境,努力使上海成为国际标准创新项目的高产之地,成为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国际标准化人才、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聚集之地。”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益洋表示。
头图: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