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903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42亿元,增长5.3%。
对于实现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说:“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经济有基础,内需有支撑
盛来运表示,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发展,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15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经济发展底盘稳、基础牢。同时,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并且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空间都非常大,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一季度,消费在政策的推动下持续改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产品销售增速显著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同时,在“两重”尤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有效拉动了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和投资加快,促进企业加快生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经济循环更趋活跃。
市场多元化,出口有韧性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外贸,尤其是出口的韧性比较强。虽然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升温,但一季度我国出口总值还是增长了6.9%,达61314亿元;进口41700亿元,下降6.0%;货物进出口总额103013亿元,同比增长1.3%。
盛来运表示,我国产业配套体系成熟,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良好的口碑。近几年,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
另外,我国进出口的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盛来运介绍,我国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今年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这也意味着我国对某一个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比如,在2018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是19.2%,去年已经下降到14.7%。
转型有成效,新动能增强
盛来运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过去五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新动能不断成长,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面对美国加征高额关税,我国将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盛来运表示,提振消费,要大力促进消费能力的提升,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减负担,增强消费意愿。
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略降,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长5.9%。
“我们的企业家敢闯敢拼,中国人民智慧勤劳,这都是我们应对巨大风险挑战的基础和底气。”盛来运表示,我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面对外部重大挑战时可以高效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应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等考验,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针对当前的外部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判,及时推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一季度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