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焕新、供应链升级,沪浙携手共筑长三角供销协作新样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5-04-27 14:05

摘要: 沪浙携手共筑长三角供销协作新样板

这几日的鲁迅公园格外热闹,上海供销市集促消费活动浙江金华义乌专场暨“金农好好共富市集”展销活动现场,许多上海市民纷至沓来采购展销好物。沪、浙两地供销社通过品牌共塑、机制共建、未来共享等形式,推动浙中优质农产品与上海消费市场深度对接,并力促老字号焕新、供应链升级,携手共筑长三角供销协作新样板。


精准对接上海市民健康需求


“现场蒸煮糯米,尔后开始捶打糍粑。以一层黄豆粉打底,将捶打好的糍粑平铺上去,再覆上一层芝麻粉、最后撒上一层红糖。软糯的义乌非遗麻糍就做好了。从周五到周日这几天,几乎是刚制作完成就被‘秒光’。”展销活动上,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带来的义乌非遗小吃点位备受上海市民追捧,现场负责人钱楚楚告诉劳动报记者,这也是义乌非遗小吃首次在上海供销市集亮相。


义乌非遗麻糍现场制作。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义乌展台以“谷雨养生”为切口,将千年商埠文化转化为消费吸引力。义乌红糖、南枣蜜枣等养生好物精准对接上海市民健康需求,单日订单量超5000份。义乌借助此次上海供销市集的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强势进军上海市场,将地道“义乌珍味”送进千家万户。


“带来了不少金华好物,如金华火腿、金华佛手、金华酥饼等‘金华三宝’,我们也首发亮相了咸口的火腿饼干,还有手撕、小袋包装的火腿丝可以作为即食零食。带来的特色藕粉和火腿冰淇淋都已售罄。”浙江金华供销社“金农好好”相关负责人项建芳告诉劳动报记者。


据悉,作为长三角供销一体化的先行示范,“金农好好”区域公用品牌携金华两头乌、古法火腿等明星产品强势入驻。老字号供应链升级,依托冷链锁鲜技术,两头乌系列礼盒、即食烤肠等产品72小时直达上海市民餐桌,印证“品质+科技”双驱动的市场潜力。此外,“金农好好”已同步进驻嘉定3家惠民超市,推动金华味道深度融入上海社区。


“金华味道”受欢迎。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市集上,来自上海金山、崇明、嘉定、松江的优质农产品也有同步亮相。如由金山区供销合作社共同推出的我国首例数实融合的农产品——金皇冠臻甜小番茄,颜色金黄透亮,吃起来皮薄味甜,一经亮相就受到市民关注。嘉定带了数千斤地产番茄、崇明特色的绿宝石甜瓜都悉数售罄。


打破区域壁垒促农产品流通


沪浙供销社以“品牌共塑、流量共引、数据共享”为协作框架,打破区域壁垒。两地正以机制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时对接产销数据、物流动态与消费反馈,打破跨区域产销对接的数据孤岛,推动农产品产销数据互联互通。


例如,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通过动态分析往期市集的销售数据,精准定位了上海市民对地方特色食品的消费偏好;义乌供销社就此调整展销品类思路,精准供销了义乌红糖、南枣蜜枣、梨膏糖梨等浙中绿色农产品。这一“需求驱动供销”的闭环模式,为长三角农产品流通树立了新标杆。


精准定位了上海市民对地方特色食品的消费偏好。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上海供销市集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三角供销合作社战略联盟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合力推动市集向生态深化。未来,将共建“长三角老字号联盟”,推动金华火腿、义乌红糖等爆款与上海本土品牌跨界联名;同时,推进“土特产展示展销中心”建设,积极探讨农产品体验中心的建设可行性,探索“文化展示+即时零售”的供销新场景。此外,将深化“供销市集”机制建设,以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为改进方向,为构建“卖得出、卖得好、卖得响”的市集生态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一场市集,两地风味,沪浙两地供销社正以供销市集为纽带,为上海市民带来了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用消费升级与惠农增收的双赢图景,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供销样本。


头图:上海供销市集促消费活动浙江金华义乌专场暨“金农好好共富市集”展销活动现场。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摄 影:陆燕婷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