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软信业已成为上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构筑未来发展优势的关键力量。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今年1-5月,上海软信业延续一季度“开门红”态势,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良好局面,对全市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据市统计局核算,此间行业营收总规模超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国14.3%的平均增速。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约3600亿元,同比增长27.1%,集成电路设计、智算云服务等细分领域增速超预期;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营收约3300亿元,同比增长13.7%,互联网平台等细分行业增长较快。
区域发展方面,全市15个区营收均实现正增长,杨浦、普陀等中心城区增速达25%、22.6%,金山、松江、青浦、奉贤等郊区增速更是分别达到646.9%、45.5%、38.9%和47.4%。企业层面,13家重点平台企业营收超2900亿元,占全市总营收四成以上,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规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1亿元,同比增长55.3%,利润率接近12%。此外,上半年全市软信业完成98笔融资,占全国总数的16%。
为持续推动软信业向好向快发展,近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四大类17项具体举措。
在奖励性政策方面,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建立梯度式奖补机制,对高营收高成长企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分档给予达标即享的资金奖励。在人工智能应用激励方面,通过“算力券”降低模型调用与部署成本,支持企业推动大模型在工业、金融等行业深度应用,发展通用智能体,并针对软件AI化趋势给予优质项目资金补助。
在新动能培育上,分类施策支持高端软件、数字内容、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等细分赛道,包括给予国产软件应用补偿、创新数字内容服务模式、培育原创性产品与解决方案、探索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等。在为企减负方面,推出“四降两优化”举措,即降低企业研发、融资、用网、用人成本,优化人才供给与监管服务,切实缓解企业发展中的成本压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市经信委将加快推进政策落地见效,同时高质量谋划“十五五”软信业发展规划。
头图为通气会现场,劳动报记者陈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