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能源巡检、应急救援……低空经济飞入百大应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5-07-21 13:30

摘要: 7月21日,上海佘山月湖雕塑公园的表演广场化身“天空实验室”。

7月21日,上海佘山月湖雕塑公园的表演广场化身“天空实验室”,以“启航低空新赛道·赋能应用新场景”为主题的低空百大应用飞行展演在此启幕。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场由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的科技盛会,不仅带来了百余个低空应用科目的震撼演示,更以沉浸式体验为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奏响序曲。


百项科目勾勒低空应用全景


记者从现场看到,展演现场宛如一座露天的低空科技博物馆。


多家企业的无人机正在进行飞演前的准备,劳动报记者陈宁


志茗航空的系留无人机在广场上空悬停,通过地面电缆持续供电,搭载的高清摄像头正实时回传人群画面,24小时不间断的滞空能力让它成为“永不疲倦的空中哨兵”。不远处,空鹜航空的高层建筑清洗无人机正沿着模拟幕墙上下作业,机械臂精准喷射水流,现场工程师介绍:“这台设备能替代6名高空作业工人,成本降低40%,事故率几乎为零。”


水域救援区,俱星动力的救生圈无人机在20米外接到指令,3秒内便携带橙色救生圈抵达“落水点”,其自带的浮力装置可承受150公斤重量。“去年钱塘江防汛演练中,我们的设备成功救起两名模拟遇险者。”企业负责人边操作边解说。


氢能源展区则呈现着产业的绿色未来。氢航科技的物流无人机在载荷20公斤的情况下,已持续悬停50分钟,燃料电池排出的只有纯净水。“续航60分钟是基础配置,我们正在测试的新机型能达到90分钟。”技术人员指着机身的氢燃料罐,“这意味着从上海市区到昆山,无人机可以单程配送生鲜而无需中途补能。”


从实验室到生活场景的破壁之旅


无人机升国旗是一种结合科技与仪式感的创新应用,近年来在各类场景中逐渐兴起,其核心是通过无人机配合,既保留了升旗仪式的庄重性,又展现了科技感。在飞演现场,玄风航空就带来了无人机升旗表演。


“传统升旗仪式需要场地和人力配合,无人机升旗则能在演唱会、山地赛事等复杂场景实现标准化呈现。”玄风航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已为200多场活动提供服务,下一步要开发夜间灯光升旗系统,拓展文旅场景。”


无人机升国旗,主办方供图


天眸航空的消防无人机刚完成50公斤灭火弹投掷演示,记者获悉,去年江西森林火灾中,这家企业的设备在30分钟内投掷20枚灭火弹,控制了火势蔓延。现在正和应急管理部门合作,建立区域级无人机消防响应网络。


农业领域的变革同样显著。心意植保的无人机演示了50公斤水剂喷洒,模拟田间进行低空作业喷洒,让现场嘉宾感受到低空新农人新的作业方式。“江苏的合作社用我们的设备,200亩稻田只需3小时完成植保,农药用量减少20%。” 现场负责人给出的数据显示,该技术已服务全国12个省份的500余万亩农田。


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并行


“氢能无人机的瓶颈不在技术,而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济美动力企业负责人表示,氢燃料巡检无人机是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专业巡检设备,凭借长续航、高稳定性及环保特性,在各类巡检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大范围、长距离或复杂环境下的巡检任务。

济美动力的氢能无人机,劳动报记者陈宁摄


空鹜航空的高层建筑清洗无人机已进入量产阶段,现场工作人员透露,“不同建筑的幕墙材质差异大,需要更智能的传感器来适配。我们和同济大学合作开发的AI识别系统,能自动判断污渍类型并调整清洗力度,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从这场飞演,记者感受到,当氢能源、AI、5G与低空飞行器深度融合,当政策与市场形成合力,曾经遥不可及的“空中交通”,正一步步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行业未来,企业们普遍提到政策红利的重要性。“空域开放是关键,”有企业负责人提出,“希望能建立分类分级的空域使用机制,让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各得其所。”


头图为展演现场,劳动报记者陈宁摄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10余家硬科技企业集中路演,展现...

上海7月将迎首个国际低空经济博览...

“最强打工人”Manus是款什么...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