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上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22.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上海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全市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
服务业优势行业对GDP增长贡献超六成
数据显示,分产业看,上半年上海第一产业增加值36.54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445.91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20739.70亿元,增长5.4%。
其中,服务业优势行业对GDP增长支撑有力。上半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8%,增速分别高于全市GDP增速9.5个和3.7个百分点,合计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超六成。
1-5月,受益于高性能芯片市场需求增多、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等有利因素,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其中,与人工智能算力相关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倍。
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加快
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和产业升级发展的双重促进下,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0%,增速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个百分点和10.4个百分点。高技术、智能化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产品产量增速分别达到1.3倍、49.0%。
规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和服务业营收增长速度也高于全市均值。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8%,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3.6%,增速高于全市进出口总额21.2个百分点。1-5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6个百分点。
消费投资稳步提升
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上半年上海消费品零售企稳回升,产业投资持续扩大。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63.9%,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3倍。
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8%,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43.0%;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9%,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增长39.5%。
同时,高能级外资主体加快集聚。上半年,全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30家和19家。流量指标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货物运输周转量、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分别增长7.5%、6.1%、17.5%;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同比增长37.6%。
上半年,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6.6%。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4.44亿元,同比增长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89.06亿元,增长13.5%。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平稳
上半年,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2%,与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持平,也低于5.2%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05元,同比增长4.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
民生领域,消费价格也基本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1%,与一季度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5%。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0%。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