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WAIC今日开幕:AI鉴伪技术受瞩目,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惠及用户与行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5-07-26 18:34

摘要: 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注意到,众多企业将目光投向AI安全领域。

近期,“AI换脸”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支付宝、银行卡被盗刷的新闻频频引发广泛关注,AI安全问题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者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注意到,众多企业将目光投向AI安全领域,一系列AI鉴伪及相关安全技术产品的亮相,为解决AI带来的安全隐患带来了新的希望。


AI鉴伪 “照妖镜”狙击“数字假面”


走进2025WAIC的展馆,各种聚焦AI安全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记者亲身体验了这些展品,直观感受到了科技在守护安全方面的神奇力量。


AI鉴伪“数字假面”,劳动报记者陈宁摄


合合信息的展台向现场观众开放了“真假人脸”的体验。记者也加入了体验队伍,站在屏幕前扫描面部后,系统实时生成了一个“数字假面”,这张假脸由当前主流伪造算法生成,与记者的真实面容几乎一模一样,表情纹路都复刻得十分精准。但在合合信息AI人脸鉴伪模型的解析下,短短一瞬间,这张“假脸”就被精准识别,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伪造像素占比和真伪概率得分。


旁边的技术人员介绍,这是因为模型能锚定人眼不可见的高级视觉差异,给每一个像素打上真伪标签。


支付宝智能眼镜的支付安全,则体现在多维度的风控上。在今年的WAIC上,支付宝联合Rokid、小米、雷鸟等展出了支付技术在AI智能眼镜的最新应用方案。只需要戴上智能眼镜,说一句“乐奇,支付10元”,眼镜就能很快识别旁边的支付宝收款码,再一句“确认支付”,支付就完成了。全程不用掏手机,支付信息直接显示在眼镜显示屏上。


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智能眼镜支付,劳动报记者陈宁摄


但工作人员告诉我,这背后实际上有多重安全保障。设备层面,通过TEE等技术构建可信隐私沙盒,确保设备是本人在用;核身层面,有声纹多因子核身方案,绑定用户与账户,支付时通过声纹伪造检测等确保是本人操作;再加上7*24 小时实时拦截风险,还有“被盗即赔”的承诺,层层防护让人放心。


安全防线背后是技术迭代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让人惊叹的展品,背后有着严谨的技术逻辑在守护着AI安全。


合合信息的AI鉴伪技术之所以能精准识别,在于其持续迭代的能力。面对不断更新的人脸伪造算法,他们采用增量学习策略,让模型与最新伪造算法同步进化。就像人脸鉴伪,不仅能给像素打标签,遇到复杂的直接生成的图像,还会用多种神经网络模型多维度交叉验证,让结果更可靠。而AIGC图像鉴别技术,即便图像经过压缩、裁剪等干扰,也能精准捕捉异常,这得益于其强大的抗攻击能力。


“随着AI进入智能体时代,其自主决策等能力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越权等安全挑战。”蚂蚁展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展台的一大重点——蚂蚁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升级的“蚁天鉴”,新增了智能体安全功能。据介绍,“蚁天鉴”通过“对齐-扫描-防御”技术栈形成全流程防护体系,还计划与行业共建并逐步开源开放安全工具。此外,还有其他企业也将展示在AI数据安全、算法透明性等方面的新成果。


“用AI打败AI”拓宽防护边界


在2025WAIC期间,除了记者在展览区体验到的这些展品,还有不少聚焦AI安全的论坛和企业发布的新技术、新产品。


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对用户和行业来说意义重大。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的案件频发。诈骗团伙利用工具批量制作“假图”,用“规模化攻击”寻找“AI安全防御漏洞”,使得成千上万的伪造图像、视频如病毒般弥散在社交平台、金融系统甚至公共安全领域。


“当前人脸伪造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传统检测算法对新型‘换脸攻击’存在滞后性。”合合信息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AI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数字安全形势也将愈发严峻,只有持续关注技术前沿动态,用持续迭代的AI鉴伪技术才能拓宽防护边界。


正如AI教父辛顿在2025WAIC开幕式上所说:“我们不是在训练AI对抗人类,而是在训练人类与AI共存的智慧”。当AI安全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化,这种进化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驾驭智能时代的文明进步。


头图为2025WAIC现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AI全链路融入商业影像:从成像到...

职工明星会客厅丨在这里喝杯咖啡就...

视觉丨模速引擎,智创未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