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商务委组织开展“扩消费上海商圈行”政府开放暨媒体探营活动走进豫园商圈。从“十三五”、“十四五”上海率先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打造世界级商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战略目标。采访中,上海市商务委一级巡视员张国华提出,打造万商云集的全球顶级商圈,着重“四个度”,即“提升商圈消费贡献度”“拓展商圈消费创新度”“放大商圈消费活跃度”和“优化商圈环境美誉度”。
上海商圈活力焕发
“豫园商城2025年上半年客流已超2000万人次,年轻客群、海外客群占比显著上升。”豫园商城总裁王维昌介绍。
据悉,豫园·夏日奇幻夜活动期间,35岁以下客群占比超6成,较日常提升超过20%。这验证了“国创内容+传统技艺”组合对Z世代的吸引力。海外客群占豫园总体客群的20%左右;豫园多家老字号与国创动画IP联名,整体关联销售预计将达到4000万左右。老庙黄金《天官赐福》联名金饰将动画中符号转化为金饰品中的元素系列,联名产品,天猫预售的1000套秒罄,线下销售也十分火爆。宁波汤团店、松月楼打造IP主题餐厅,联名套餐几乎日日售罄。
豫园九曲桥畔,海内外宾客驻足拍照打卡。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市商务委介绍,当前,随着各项扩消费政策、活动的持续发力,上海商圈活力焕发,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6月上海社零额实现1388.3亿元,同比增长3.7%。1至6月,社零额实现8260.4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较1至5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与商圈相关的零售商品类别,如服装纺织品、高质量食品、通讯器材都受到消费者青睐,增长高于平均水平。
根据上海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市商务委开放战略研究中心对其中50个重点市级和地区级商圈开展数据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商圈零售额规模、客流热度均呈现增长态势。1至6月,重点监测的50个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长2.7%,增速高于社零1个百分点,零售额规模为“十四五”以来最高;其中有19商圈零售额同比增速突破10%,世博、豫园、真如等商圈零售额增速位列前三。豫园商城商圈上半年社零增长41.6%,去年增长6.3%比全市市级商圈平均快10个多百分点,2023年增长73.9%,比全市市级商圈快33.5个百分点。
老庙黄金《天官赐福》联名金饰线下销售火爆。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更大力度吸引国内外流量
“上海商圈建设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商旅文体展融合、整合城市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商圈建设也是一个和市民朋友生活休闲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无论是老商圈的更新升级,还是新商圈的崭新亮相,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舆论报道的热点。”张国华表示,一流商圈是城市形象的闪亮名片,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下一步,市商务委将从规划布局、业态模式、消费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打造万商云集的全球顶级商圈,更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市商务委指出,提升商圈消费贡献度方面,上海将适时举办促消费活动,打造一批标杆性、示范性消费场景,更大力度吸引国内外流量,促进更多游客变成顾客、流量变成销量,持续提升商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拓展商圈消费创新度方面,上海打造一批虚拟导购、智能购物、AR互动等数字生活标杆应用场景,创新数实融合、线上线下联动的消费元宇宙体验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智慧商圈大数据平台,推动商圈与商业企业、消费终端、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
同时,要放大商圈消费活跃度。上海要充分放大政策、活动撬动效应,积极发挥专业机构优势,精心策划一批高能级、高流量的节庆演出等活动,加强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互导流量、互嵌资源、互植服务,全力打造一流的文化和消费体验。
而在优化商圈环境美誉度方面,则应发扬上海精细化管理的优良传统,加强个性化指导服务,支持办好各类大型活动。进一步打通外籍人员来沪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持续提高入境通关、酒店住宿、消费支付等便利化水平,着力优化双语服务环境,更好展现海纳百川的城市形象。
头图:“扩消费上海商圈行”政府开放暨媒体探营活动走进豫园商圈。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