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有效带动沪上餐饮消费热潮。而在当下,“一人食”创新模式在沪上餐饮券悄然流行。业内指出,除了满足食客的用餐需求外,“一人食”在带动餐厅消费场景升级的同时,亦提升了餐厅的运行效率。
开辟餐饮消费新模式
“原先,白领就餐的选择项里,按需拿取菜品的员工食堂均是以‘一人食’需求展开。如今,各个餐饮品牌争相进入‘一人食’赛道,为白领就餐提供了更多选择。”有食客如是表示。
在互联网平台和点评网站上,“一个人吃什么”的话题被推上热搜。一人食焖饭、一人食烤肉、一人食铁板烧、一人食拉面,都成为食客就餐的备选项。
“网红”新商业地标鸿寿坊里,一家“孤独的寿喜烧”因“一人一锅的寿喜烧”模式而受到食客关注。有不少消费者对“一人食”模式给予推荐并表示,适合工作日就餐,而其围桌的形式让“一个人吃不觉得孤独,多人就餐相邻就坐也不错”。如今,该店已在沪上多个地标商圈陆续开店,打开“一人食”新市场。
早期的回转寿司就属类似围桌形式,沿着吧台围坐,一人或多人模式皆可。近年来流行的“深夜食堂”日式餐厅,仅有吧台座位,成为单人就餐、或少数人围坐的选择,按需点单不浪费,满足需求也不显得孤寂。而部分以板前料理形式出现的餐饮业态,还能让食客可近距离观赏厨师精湛的烹饪技艺,沉浸式享受美食制作过程。
而当下红火的火锅,也开启“一人食”模式。例如,大宁音乐广场地下一楼,一家名为“农小锅”的自助旋转式小火锅引来不少食客落座。平均客单价数十元,一人一锅,菜品随着转盘轻轻传送,可根据自己喜好来取用。而火锅品牌“呷哺呷哺”也已推出一人一锅的用餐形式,工作日“一人食套餐”不失为白领午餐的另一种选择。早前,诸如海底捞、必胜客等餐饮品牌,也纷纷入局“一人食赛道”,开辟餐饮消费新模式。
适配当下市场实际需求
外卖平台数据显示,标注“一人食”标签的商家,点餐率提升26%;预制菜小份装销量增长35%。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一人食”的声量也在放大。
中国的“一人食”市场还在极速攀升。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一人食”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2025年将突破万亿,复合增长率约为22%。
沪上餐厅打出“快乐就餐”理念。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餐饮业内指出,“一人食”生意背后,不仅是消费习惯的变迁,也带来餐饮行业的新思考。一方面,通过更多“一人食”的创新模式,来提升运营效率。因为“一人食”场景天然自带“高效基因”,消费者用餐目标更明确、节奏更快。同时,“一人食”模式也带动了餐厅消费场景的升级。
“‘一人食’模式,并非‘孤独经济’生态显现,而是适配当下市场的实际需求。如今,‘一人食’也已超越‘果腹’的基本需求,升华为‘仪式感’的表达。”餐饮业内人士指出,当下,餐饮企业入局“一人食赛道”后,也让更多就餐的消费者实现“从将就到讲究的消费升级”。“一人食”丰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让就餐独处变成了更高级的自我享受。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