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间经济是城市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夜间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为持续扩大夜间消费,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八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我市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简称“《若干措施》”)。近日,《若干措施》已正式印发。
《若干措施》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夜间经济标识度、集聚度和影响力,我市将以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和夜生活好去处为重点,系统优化区域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服务环境,探索更加高效的夜间经济管理方式。
具体措施共有十条,包括:释放“外摆经济”活力、优化市集食品安全监管、支持举办主题特色市集、丰富夜间街区演艺活动、优化夜间活动报批报备管理、打造夜间观赛“第二现场”、提升夜间景观照明品质、优化夜间停车保障、支持推出夜间定制旅游巴士线路、以及营造放心安心的夜间经济消费环境。
其中,具体措施的第一条,即释放“外摆经济”活力。上海将在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区域内,发展“外摆经济”,为经营主体设置“外摆位”提供便利,拓展优化“外摆位”开放区域,支持在重要促消费节庆期间推出临时“外摆位”,建立“外摆位”经营活动常态化监管和动态评估机制,及时调整优化管理措施和区域范围,以服务市场为导向,采取灵活多样的创新措施,打造“外摆经济”风景线。
上海还将优化市集食品安全监管。在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区域内,支持发展“市集经济”。支持市集举办单位按照食品展销会相关规定,依法开展除散装生食水产品、散装熟食卤味以外的食品销售和制售经营活动,并提供食品展销会备案便利化通道。
支持举办主题特色市集方面,上海将在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区域内,支持经营主体打造个性化、主题化、差异化的特色市集,引进国内非遗匠人、本土品牌等特色优质商户入驻市集。涉及食品经营的,由举办单位按照食品展销会相关规定,审查并记录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件及经营品种等相关信息,以书面形式明确商户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若干措施》还指出,上海将优化夜间活动报批报备管理。全面实施“大型演出审批一件事”“小型群众性活动报备”线上办事。对于在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区域内举办的活动,给予审批便利化通道。上海还将在大型赛事的主场地(第一现场)之外,推动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区域内有条件的商场、街区、公园绿地等打造体育观赛“第二现场”,同步实时直播构建沉浸式集体观赛场景,结合周边市集、餐饮、零售等消费业态,将观赛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优化夜间停车保障方面,上海将根据道路、交通条件,在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区域周边增加夜间临时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鼓励各区挖掘商圈周边停车资源,推出分时免费停车区域。
上海还将鼓励相关经营主体,串联我市地标建筑、区域以及夜间经济人气地标,推出夜间定制旅游巴士线路。营造放心安心的夜间经济消费环境方面,设立夜间经济人气地标首席执行官,支持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区域内商户建立自治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全面推行《商业零售、餐饮企业服务质量规范》等服务标准,并采用第三方评估、问卷调查等方式,动态监测并不断提升夜间经济服务质量。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