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大会组委会介绍,开幕式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将发表“引领全球绿色设计发展”主题演讲,“蓝色经济之父” 冈特・鲍利将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娄永琪围绕“蓝色经济2.0”展开对话,国际设计百人论坛还将成立生态设计专家委员会。
除了思想碰撞,近百家共创伙伴带来的展品也形成了生态设计的实践闭环:法国阿科玛的绿色创新材料可降低工业生产30%的碳排放,百雀羚的可持续美妆包装能自然降解,之禾的环保时装则用天然染料还原东方美学;更值得关注的是,整个展览的搭建采用模块化结构,所有广告布展材料会后将被再设计成文创手袋、收纳盒等产品,真正实现“零废弃”的设计承诺。
“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中,特赞科技与同济大学合作的“数字之树”互动装置,可在输入“江南水乡+低碳建筑”关键词后,30秒内生成兼具传统风格与光伏功能的建筑设计方案。场馆墙壁的“城市设计时间轴”标注关键数据:2010年上海获批“设计之都”时,创意设计产业规模4724亿元;2025年该规模突破1.6万亿元,累计培育2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年均产业转化超2500亿元。
15年来,设计已融入上海城市肌理:苏州河畔老厂房改造为江南智造国际设计港,杨浦滨江货运码头转型为“绿创岸”,社区菜场适老化改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流程优化等民生项目均有设计参与。记者获悉,大会期间将开放的“生城未来”展厅,将通过3D打印的“一江一河”模型,展示设计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串联作用。
头图为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现场,劳动报记者陈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