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强化民生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有效打击老年人保健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今年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老年人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截至8月底,共立案83起虚假宣传案件。为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10月11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批老年保健品违法典型案例。
系本市首例市监领域私域直播违法案
在“国科优选”经销商利用私域直播虚假宣传案中,上海市宝山区峰幽食品店系“国科优选”品牌代理销售商,主要通过销售“国科优选”品牌产品获利。2025年3月起当事人为推销产品,针对老年人群体,通过开展线下“1元购鸡蛋”活动引流获客组建了微信群,并每日在群内推送“国科优选”总公司运营的直播。上述直播系在私域网站开播,需通过当事人推送的链接和密码才能观看。
在2025年3月25日的直播中,推介了一款“麒瑞复合乳酸菌冻干粉”的产品,主播宣称该产品添加了一种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菌种,顾客可以到国科优选线下门店领取,一次性吃三包后到家就会觉得胃酸、胃疼明显改善。当事人为推销上述产品,亦在微信群内宣传购买该乳酸菌冻干粉可获赠具有保健功能的“暧美AMGrape诺丽双孢菇复合酵素饮品”。经查明,上述“麒瑞复合乳酸菌冻干粉”和“暧美AMGrape诺丽双孢菇复合酵素饮品”均为普通食品,不得宣传保健功能。当事人共在微信群内推送了18场直播,每场直播都进行观看且明确知晓直播内容。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宝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根据具体情节减轻作出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2万元。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出,随着银发经济浪潮,利用私域直播向老年人违规销售“保健品”的现象涌出,社会危害紧迫。当事人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通过私域直播新型且隐蔽的营销手段获利,实则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本案类型新颖、锚定线索、深查有方、规制及时,作为本市首例市监领域私域直播违法案,形成工作指引探究长效机制,指引辖区内14个点位同向调查,为整顿同类违法行为作出良好示范,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净化养老保健市场、护航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决心。
虚假宣称产品功效、高价销售产品
近年来,老年保健产品市场如火如荼,吸引了一批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关心“健康长寿”的心态,虚假宣称产品功效等,高价销售产品,谋取不当利益,侵害了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同时随着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不法分子通过私域直播新型且隐蔽的的新型营销模式,更加剧上述类型违法行为查处难度。
而在另一起“国科优选”经销商利用私域直播虚假宣传案中,上海市崇明区伍姐食品经营部,为“国科优选”品牌的代理经销商,主要从事特殊膳食用食品等产品销售经营。2024年6月至12月,为了推销其从北京国科优选科技有限公司购进的“GK小分子纯肽”(特殊膳食用食品),建立多个微信工作群,通过在群内发红包、免费领鸡蛋等形式吸引周边中老年消费者进入群内,然后上传名为“国科优选”品质生活直播链接,消费者点击上述链接后,则显示为“刘教授”讲解“肽”物质具有调节血压、血脂、血糖等保健功能,进而帮助提高线下含“肽”产品的销量。
同时,为进一步让中老年消费者了解“肽”物质的保健功效,当事人将上述直播链接中刘教授讲解内容转化为图片、文字形式发布在微信群内,并宣称“我们日常的血压、血脂、血糖等多样化的身体症状,肽类营养物质都可以进行很好的调控”“专门利用胶原蛋白进行粘合修复骨细胞的骨胶原蛋白肽”“肽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肽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间接帮助排毒”。其中,“调控血压血脂血糖”“提升人体免疫力”为保健功能,涉案食品不得宣传保健功能,当事人也无法提供涉案食品具备其他功效的依据。
最终,崇明区市场监管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根据具体情节减轻作出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2万元。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还公布了“垦道生活”品牌门店虚假宣传案、上海老糖友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某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涉嫌帮助其他经营者虚假宣传案、某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涉嫌帮助其他经营者虚假宣传案等违法典型案例。
头图:上海市宝山区峰幽食品店系“国科优选”品牌代理销售商,主要通过销售“国科优选”品牌产品获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