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新歌给党听|36名党员拧成一股绳,中运量71路开启红色之旅,日均服务近5万人次乘客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胡玉荣 发布时间:2021-05-23 12:21

摘要: 对于71路的36名党员来说,心中的红色之旅早已展开,以优质服务迎接日均近5万次的乘客,就是在践行当初紧握拳头宣誓时的承诺

“坚守红色初心,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承载红色底蕴。”—中运量71路党支部


每周六的早上7点左右,行驶到吴宝路附近的中运量71路驾驶员都会放慢速度,直到看到站台上一个瘦小的阿姨扶着一个胖胖的小伙在等候,才会松一口气。因为党员驾驶员、全国劳模方进说过,这对母子会定时定点出现在这里,小伙子要前往电力医院做血透,需要全程给与帮助,车辆尽量要“等一等”。


而在不久前,71路开行了上海首辆“中共二大主题专车”,吸引了众多单位的党支部组织党员前来开展红色之旅。对于71路的36名党员来说,心中的红色之旅早已展开,以优质服务迎接日均近5万人次的乘客,就是在践行当初紧握拳头宣誓时的承诺。


年轻的“老劳模”选择新挑战


提起方进,如今在上海公交行业可谓大名鼎鼎。作为全行业新一代的全国劳模,他探索推行的“三点一线”“慢”字旗等服务方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其实,在进入中运量71路车队前,作为925路的驾驶员,方进已经小有名气,获得过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这样一个“老司机”、年轻的“老劳模”,在当初延安路公交线路优化时,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环境,进一步成长。而他却在中运量71路招聘驾驶员时,选择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接受新的挑战。


公交车驾驶员都一样,有什么不同?但是71路就是不同,它是电车系列,驾驶员需要重新考驾照。更何况,中运量的车辆有的长达18米,而且是路中式停车,和原来的驾驶车型和驾驶习惯完全不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为了把车辆精准靠站,大概练了近半年。”方进告诉记者,考完驾照刚上车时,真的很不习惯,中运量的一些站点有弧度,往往顾前又顾不到后。于是在运营结束后,和其他驾驶员一起加练和琢磨,慢慢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靠站技术基本掌握了,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车辆太长,路中式的停靠站,对驾驶员掌握乘客是否上车情况造成了困难。“一不小心,关门时就有可能夹到乘客。”于是,方进又开始新的摸索,形成了“三点一线”工作法。即驾驶员通过反光镜看“1点、4点、9点”方向,再看车辆内侧一线,确定乘客已经上车,再关门开行车辆,保证乘客的安全。


慢慢地,凭着钻研精神和技术,方进在71路中树立了威信,自己也觉得挺有自信。可是有一天,遇到一位高人,让他醍醐灌顶。


“真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优质的服务永远没有止境,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方进深有感触地说。


一天,当方进开车行驶到外滩终点站,一位有点年纪的老爷叔并没有下车,而是走到驾驶座旁告诉他,当天从申昆路到外滩,有6脚刹车刹得过猛,让乘客有点晃晕,这位老爷叔还说出了刹车的具体地点。“当时真的有点懵。但回想起来,好像是有点刹过头了。”方进和老爷叔聊了起来,原来老爷叔曾经是国宾车队的驾驶员、一名老党员。“老爷叔还给我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以及处置方法,留了微信,后来的接触更让我受益匪浅。”




时间和磨炼,让方进的心更加“专一”。他通过研究以往公交的好经验,和同事们一起想出了71路“慢”字旗工作法,既能保证行车安全,又能让乘客不要“赶”着上车;观察到71路沿线有很多红色景点,他整理积累了相关资料,于去年4月在上海率先推出“红色之旅”服务,由乘务员客串讲解员,为乘客讲解沿途红色景点……


公交新人四年完成人生梦想


作为市中心第一条中运量线路,中运量71路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身处其间,“劳模”方进都说自己压力很大,生怕自己哪一天做得不好,给车队抹黑,给党员的身份丢脸,何况对于其他党员和职工呢?偏偏就有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71路外滩终点站的调度室,总能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的姑娘在忙碌,她就是调度员朱瑾,今年才26岁的她,在今年4月底完成了自己最大的梦想,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到现在车队年轻人的标兵,小姑娘真的很努力,入党宣誓时,她流泪了!”71路党支部书记张莉介绍说。


2016年底,朱瑾从一家珠宝公司,应聘到71路成为一名乘务员。“当时就觉得小姑娘挺大方,说话也很和气,挺适合干乘务员工作,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然而仅过了10个月,朱瑾的表现让张莉和所有人大吃一惊。在2017年10月举行的巴士集团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当时年仅22岁的朱瑾,打败所有竞争对手,一举获得乘务员组冠军。


“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做到最好。在家里,我有个好妈妈,在车队有像方进一样的党员模范,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朱瑾说起那时的一鸣惊人,显得有些淡然,完全没有说起比赛前勤学苦练的往事。


而在同为公交人的朱瑾母亲、2007年建设部劳模陶文华看来,这孩子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气神。


有一回,已经正式上岗好几个月的朱瑾在车厢里碰到一件棘手的事。有位男乘客每天都携带早餐上车,吃完后总是丢在座位旁,不管不顾。尽管她多次和乘客耐心沟通,希望他把垃圾扔到车内的垃圾桶里,可是男乘客依然我行我素,好几次还给朱瑾一个白眼。


回到家,朱瑾便向母亲陶文华诉起了不快,陶文华思索片刻,教了女儿一招。


第二天早上,朱瑾在车上又与这位乘客“不期而遇”,乘客又在车上吃起了早餐。看到他快吃完了,朱瑾马上走上前去,礼貌地说:“先生,您好。请问您早餐吃完了吗?如果不需要了,请把您手中的垃圾给我吧,谢谢!”那位乘客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朱瑾,把手中的垃圾放到了她递上来的垃圾袋中。自此以后,这位乘客都会自觉将垃圾带下车。


朱瑾说,自从那次,她学会了服务技巧,学会了将心比心,学会了跨前一步。




外滩终点站人流如织,除了南来北往的中国乘客,还有许多外国的游客。考虑到大多数外国游客不懂中文,朱瑾就用一张纸,打印了“上下车请注意脚下间隙”等中英文对照的友情提示语。


“她在乘务员岗位上时,还有个多啦A梦百宝箱,有小糖果、五角星小贴纸,放在车上用来安抚小朋友,避免吵闹影响其他乘客。”朱瑾的好姐妹苏夙向记者表示,朱瑾一直在不断学习,向妈妈学习,向车队内的先锋模范学习。不久前,巴士三公司联合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历程展,朱瑾又偷偷地利用业务时间,在两周内熟练掌握了近5000字的解说词,被二大会址纪念馆聘为解说员。


“她身上的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当之无愧。”苏夙坦言。


服务无止境,起航新征程


运营4年多来,中运量71路日均运送乘客近5万人次,累计运送客流突破6500万人次,优质的服务,更让其成为上海公交行业新的标杆。


车队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等,车队党支部也被评为2020年上海市国资委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张莉告诉记者,所有的成绩离不开所有党员和职工的付出。“去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方进等党员率先倡议并报名参与一线消毒工作,每次重大活动,党员都会第一时间积极参与,带动所有职工全身心付出,身处这样的集体,我也感到十分自豪。”


在外滩终点站,记者和中运量71路党支部部分党员合影


据悉,71路车队的党组织力量也在不断壮大,从车队成立时的6名党员,如今已经增加到36名,其中8名为近几年新发展的党员,他们在车队的各个岗位发挥着光和热。


当天,记者预约了和车队党员留一张合影,而最终只有3名党员成行。缺席的原因很简单:当天正处晚高峰,突然天下大雨,有的党员忙着去做志愿者,到站点为乘客服务;有的在岗位上,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营……




采访结束,离开外滩终点站时,一辆红色的71路“二大主题专车”正缓缓进站,车身上“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的十个大字,在“71”的衬托下,异常醒目,且富有深意!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