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能为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首先,人工智能要遵循人类伦理规范与价值。人工智能这一产业能够迅速发展是因为该领域能够获得较多的利润,研发者和制造商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要以人的价值为基本原则,遵循对人类有益性、合理性、透明性等原则,不能忽视人类伦理规范与道德等相关问题。
当无人驾驶汽车引发交通事故,我们该向谁追责?因此,要解决此类的问题需要更加成熟的技术支持和跨学科领域的人员参与研究活动,同时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将有关人类伦理与道德的规范纳入人工智能编程的指导思想中。
其次,人工智能需要实现技术的共享。如果人工智能技术不能实现共享,就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可以重新塑造新的权力体系。技术统治人,实质上是占有技术的人统治着无技术的人,为技术作支撑的是人和资本。
在 19 世纪,资本家掌握着机器,机器成为资本家剥削和奴役工人的工具;在人工智能时代,要防止大型科技公司垄断数据。数据对于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之一,众多个体用户创造出的数据为大型科技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
如今,数据无处不在。因此,社会应该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领域的应用,以此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并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初期就塑造其共享的价值。
最后,人工智能要为人类服务。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要为劳动解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人工智能应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彰显。目前,人工智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更多的应用在特定的领域。以人工智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为例,智能监控可以确保建筑工地和资产的安全,面部识别、射频识别标签可以检测到是否有人未经许可进入禁区。
(本文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魏艳平 / 劳动报记者 陈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