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开始对翡翠感兴趣,到进行专业学习;从考试不及格,到成为鉴定熟手;从亲身前往市场历练,到赚到第一桶金,任苹这半年的“翡翠”之旅可谓梦幻又惊喜。有着大学学历的她,为何要重回学校重拾技能学习?
人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任苹在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民营公司短暂工作,随后干起了韩国代购、日式餐饮创业等。
直到今年年初,任苹开始对翡翠、和田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越来越能欣赏到这种中国传统首饰的美,也想在这个领域有更多尝试。”
在对翡翠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如何能最快速有效地了解市场呢?唯一的答案就是学习。“人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我必须先经过系统的学习,并且考出证来,掌握这门技术。”任苹报名参加了珠宝国检集团培训中心上海分校的翡翠鉴定与商贸课程。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简直懵了!身边的同学不是翡翠行业从业者,就是对翡翠已经有多年市场经验的买家,他们来上课前就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知识,只有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小白’。”任苹说,尽管没少给自己打气,但真的坐在课堂里时,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大家的专业劲头还是让她全身紧绷起来。
重修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
翡翠班的学习时间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上午理论课的内容,从翡翠的历史、产地、销售以及鉴赏等,十分专业且紧凑。下午的实操课,则是大家分成几个小组,使用工具海量式地对一批批实物样本进行鉴定和记录。
任苹的同组同学全是经验充足的行家,看起样本来又快又准,常常她连第一块石头都还没分清是纳长石还是翡翠,同组同学已经把这个批次的10个样本都看完了。为了不给同学拉后腿,影响所有人的看样效率,任苹也只能默默按照大家的节奏走。晚上到家后,除了完成每天的作业,还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要背,这更让任苹学了个云里雾里。
结业考试后,任苹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她的理论课程考了70多分算是过关,但是实操课没有通过,学校可以再免费提供一次重修和补考的机会。
看着其他同学顺顺利利毕业,任苹再次踏进翡翠班的课堂,与新同学坐在了一起。不过这一次,她惊喜地发现,眼前的石头们仿佛变得熟悉清晰起来,在不断的掂重、触摸、观察中,她仿佛小说中武林高手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翡翠、玛瑙、和田玉,A货、B货、B+C,她一看一个准,自信心也水涨船高,每次对照答案,正确率都高达90%以上,她还有空余的时间去帮助其他同学。更让她惊讶的是,同学中有好几个大学毕业后重回培训班回炉的人,甚至还有刚刚留学回来的海归,打算学到技术后去找工作的。
很快,第二次结业考试又来了,任苹不慌不忙完成了两场答卷,心里十分笃定:稳了。“之前还觉得第一次没考过挺丢人,现在想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因为我学得更久更多,这些知识和能力也已经真真切切地刻进我的骨子里,这就意味着将来,我能用自己所学带来更多价值。”
今年六月,她正式收到了由珠宝玉石首饰国检集团与珠宝国检集团培训中心颁发的“NGTC翡翠鉴定师”证书。
回炉培训让她赚到了“第一桶金”
从国检翡翠鉴定和商贸班正式毕业后,任苹独自前往位于广东四会的翡翠源头市场,也在那里赚到翡翠的“第一桶金”。
第一天踏入四会翡翠城,看见面前不计其数的摊位,逛不完的翡翠原石、毛料、成品,从项链、手链、手镯应有尽有,任苹心潮澎湃,仿佛看见了一片新大陆。在她到处观察时,看见旁边的摊位上,有人在和老板就一串翡翠珠链讲价,这串辣绿色的珠串也是任苹的心头好,双方最终以13000元成交。任苹没有上前打扰,默默记住了摊位的位置,第二天又来到了这里,询问起同款珠串。
起初,老板开出的价格在2万元以上,任苹却直接指出一个问题:这条珠串虽然颜色浓艳,但综合来看,使用的翡翠原料的产地并非来自缅甸,而是危地马拉——也就是专业人士口中所谓的“危料”。在市场中,由于产量和成色的不同,危料的价格是远远低于缅料的。几个回合讨价还价下来,老板发现任苹原来是个懂行的,于是爽快松了口,这条与昨天同等品质的珠串,任苹拿下它的价格是6800元。
在四会短短4天时间内,任苹靠着代购翡翠首饰就赚到了一笔十分可观的数目。
初尝硕果后,任苹告诉记者,自己有了更长远的规划,她想回到老家贵州茅台,开一家自己的金店,销售翡翠饰品和金饰,把传统首饰之美分享给更多人。
头图为任苹在翡翠鉴定班学习。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