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后保持2米间距,不要离得太近!”
“这核酸码怎么弄?”“来这边,我帮您。”
引导居民们有序排队做核酸、发放抗原试剂盒、搬运物资、清理垃圾、外卖消杀……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每一位“大白”、“小蓝”都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成为城市中、社区里最独特的风景。
那么,当“大白”是一种什么体验?从四月底到所在的普陀区桃浦镇华公馆居委报到后,我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随时关注志愿者群里的消息,希望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早上七点,群里通知要进行小区居民全员核酸,七点半在点位集合,不少志愿者秒回,我也迎来了我的“大白”初体验。
按照约定,我7点半准时来到下沉广场,发现居委的工作人员和几位有经验的志愿者6点多就已经到点位了,他们已把所需的防护服、手套等物资提前准备好。分发防护服的志愿者会提醒大家少喝水、先上厕所,否则穿好防护服后上厕所就不方便了。
根据居委会安排,我的主要工作是核酸检测扫码协助,我们两两一组,有经验的志愿者负责扫核酸码,我负责传递试剂管。简单的培训后,我上岗了。一身白色防护服,一盒红管,就是我全部的装备。在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此时已有居民陆陆续续赶来,我们的核酸采样序幕也就此拉开。“今天是混管,您是第一位,记得把管子给医生哦!”怀着对核酸检测工作的好奇,我热情满满地吆喝着。
核酸检测队伍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志愿者拿着大喇叭提醒大家将核酸码准备好,手机调至最亮;碰到不会截核酸码的老人,志愿者们耐心帮忙;还会时刻留意队伍中的特殊人群:行动不便的人士、孕妇、急着赶网课的学生……志愿者们都会给与妥善的照顾。居民们也非常配合,按楼层有序下楼排队等候。
为了配合外援医生的时间,中午的核酸检测也不停歇,经过短暂的轮班休整后,大家又开启下午时段的核酸采样任务,继续投入工作,直至下午三点左右人逐渐减少。四五月的上海气温变化较大,几位志愿者打趣说,幸亏今天天气不是很热,否则一天晒下来可受罪了。
几个小时的采样任务结束,说实话自己有些挫败,短短几个小时,我已经感觉到各种不适:头晕、闷热、腿酸、衣服湿了……这个“大白”可真不好当!但再想到一直以来坚持在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他们才是真的不易,惭愧从没跟他们说过一句谢谢。
我切实感受到了这些一线守护者的辛苦,也见证了那些感动瞬间。
由于采样点设在露天位置,中午光线较强时,常常有扫码扫不出的情况,志愿者小伙伴们便自制了遮光扫码装置,还调侃要去申请专利。
居民们会跟我们道感谢,比心,每每此时,便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疲累也会烟消云散。
脱下防护服,我结束了我的“大白”初体验,但身边很多小伙伴,又马不停蹄地继续着其他任务。
由于近期商超外卖陆续开放,小区加强了对外送人员的检查和外卖快递的消杀。
检查外卖快递人员的核酸报告和电子通行证、在大门外对物品进行第一轮消杀、将物品转移到小区内进行第二轮消杀,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每一个环节,志愿者们都认真负责细致地进行着。
此外,接收、搬运、分发抗疫物资,也是志愿者的主要工作之一。虽然招募通知里说明需要男性志愿者优先,但很多巾帼都不让须眉,积极投身其中,力所能及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当然,还有特殊时期社区里不可或缺的志愿者tony们。
这一次次前所未有的体验、一幕幕感人瞬间,让我真正的理解了“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不断负重前行!”这句话的含义。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市和我们生活的家园。愿疫情早日退散,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