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所以知今。上海核工院的诞生、成长和发展,是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1970年2月8日,是上海核工院的诞生日。这一天,上海传达周恩来总理同意上海开展核电研究的指示精神,“728工程”拉开序幕,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篇章自此开启。
回首来时,五十三年锐意创新、传承光荣;五十三年奋勇担当、初心不忘。
眺望未来,历久弥坚的“国之光荣”精神将继续陪伴着每一位“728人”,不负韶华,愈战愈勇。
风雨兼程,初心不变
五十三年来,上海核工院牢记党中央嘱托,从秦山核电站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铸就“国之光荣”;到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实现“走出去”,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再到中国第一座重水堆核电站总体技术支持,开创国内核电站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先例,上海核工院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化的关键力量,创造了历史上“三个第一”的成就。
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三代核电自主化战略,上海核工院作为三代非能动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主体,在国家有关部委、国家电投党组的领导下,汇聚国家、行业、产业力量,全面建成三门、海阳全球首批非能动核电项目,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功研发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型号“国和一号”,我国核电自主化道路取得又一个重大胜利。2020年9月28日,“国和一号”品牌发布之际,人民日报等盛赞其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中国自主核电技术品牌、世界先进三代核电型号。
从秦山核电站到恰希玛核电站,从三门核电、海阳核电一期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到“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从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力发展清洁绿色能源国家战略、引进三代核电先进技术加快中国核电自主化发展的国家决策,给上海核工院带来了建成新时代三代核电自主化“国和一号”重点专项这一“国之重器”、再创“国之光荣”的历史性机遇。尽管核电发展的征程并不平坦,核电技术创新的巨大挑战始终考验着每一个中国核电人,但是,上海核工院“自主创新发展核电技术”的初心从未改变,“引领核电技术,建设核电强国”的脚步从未彷徨。从“国之光荣”到“国和一号”,上海核工院值得信赖。
践行使命,不负时代
与一座又一座物质电站相伴而生的,还有在中国核电历史上写下了无上荣光的“728人”一直以来秉承坚守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严谨、敢为人先,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国之光荣”精神。
上海核工院原副总经理夏志定1982年入职“728”,在核电领域工作至今已有41年,其中却有16年的主要工作时间和地点都不在公司本部上海——6年在秦山一期现场、2年在广东大亚湾、4年在秦山三期项目现场、4年在北京参与三代核电技术招标和技术转让项目合同谈判工作。这数十年的漫长时光里,夏志定参与、见证了上海核工院在中国核电领域开创的“三个第一”和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全过程。
“刚参加工作时条件十分有限,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设计图纸是靠自己趴在图板上用三角板、量角器和圆规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完成设计后,一路颠簸去现场配合施工技术服务,每个人都背着装满图纸的工作包在脚手架和厂房内爬上爬下。图纸磨破了都是回到宿舍后用胶水补上。”
夏志定说,回顾往昔经历的多个项目工程和专业领域,个人成长的印迹也历历在目,而这些经历都离不开上海核工院提供的锻炼平台和工作机遇。“从项目青年成长为核电工程中坚力量,我始终坚定信心,该付出时要付出,为自己所选择和热爱的核电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给‘AP1000主动脉’做微创手术”是副总经理胡国峰几次提到的故事。2017年的时候,为了解决AP1000全球首堆三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某重要管道在高温、高流量情况下声波振动过大的问题,攻坚团队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每天打磨100多克管道材料,36天后终于将主管道上的4993克“大山”成功移走,完成了在核电站“主动脉上做微创手术”的行业壮举。
因为核安全的要求,对于核电站建设而言,每一场“小手术”都是一项“大工程”。怀揣着“国之光荣”精神的“728人”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用双手和汗水完成一个又一个艰巨任务,实现了一项又一项壮举,也凝结出AP1000依托项目建设中728人“担当、奋斗、合作、创新、坚守”的“首堆精神”,为“国之光荣”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如今,“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示范项目部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国峰与现场、后方所有同事一路披荆斩棘,在传承“国之光荣”精神的同时,也正大笔书写着全新的“国和一号”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我心中的2023”不断进发。
“对我来说,能够参与到‘国和一号’示范项目的建设中是莫大的荣耀。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拼搏,没有理由不奋斗。”胡国峰说道。
奋进新征程,未来可期
核电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选择。2022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发电规模已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二核电大国,逐步进入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跃迁的关键阶段,预计2030年可成为全球第一核电大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还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忆往昔,不负重托,推动中国核电事业蓬勃发展;谋未来,抢抓机遇,取势发展必有达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核工院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过去的五十三年里,我们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如今在我们面前的,既是节点,又是跨越。”总经理王明弹表示,上海核工院将加快推进以计划任务驱动为主向高质量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以核电型号技术创新为主向带动我国核能产业链自立自强转变、从核电单一项目总承包向核能多项目并行建设管理转变、从国有独资高新技术企业向上市科创股份制企业转变,以大毅力引领核能技术发展,以大协同谋划未来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绿色产品卓越、低碳品牌卓越、创新成果领先、企业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核能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平台。
“每一个‘728人’都是核电行业的建设者、奋斗者和追梦者。从历史看向未来,秉持着创新、创造、创业的品格,传承着‘国之光荣’的精神,走出传统,走进变革,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成果与‘国和一号’自主品牌,在安全、高效、高质量的核能产业之路上抢抓机遇,取势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历史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上海核工院人心中的2023
53年来,秉持着“引领核电技术发展,屹立世界核电之林”的理想与信念,上海核工院始终在前进的道路上奋斗不息,勇攀高峰,在造就一个又一个“国之光荣”的同时,我们自身也成为了“国之光荣”的一部分。“国之光荣”四个字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精辟总结,亦将激励我们在未来的每一天里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沐浴在党的二十大光辉下,行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肩负光荣艰巨的使命,也手握前所未有的机遇。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同心协力,全力推进“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以“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建设带动核电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在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再创辉煌。
——上海核工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叶元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感恩老一辈“728人”打下的坚实基础,年轻一代也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大好时机,为“国之光荣”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上海核工院总监严锦泉
始终戳力同心、矢志团结奋斗,传承728精神,在敢于斗争中攻坚克难,在善作善成中闯关夺隘,为推动728院从国有独资高新技术企业向上市科创股份制企业转变努力奋斗!
——上海核工院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周俊颖
五十三载前,核电先驱,铁肩勇担重任,技术英才,赤手拓土启疆。今日之七二八,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阔步前进,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中续写国之光荣,绘制核能发展新蓝图。
——上海核工院纪委书记高小强
平凡亦有千钧之力,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
——国防科工系统劳动模范王国英
时代的钟声正在敲响,未来的道路充满希望。我们以核电人的使命和责任,作出承诺:永远充满力量,斗志昂扬!祝愿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祝愿我们的祖国国富民强!
——先进工作者代表、工程设备所李雷
重任在肩,我心中的2023,就只有一句话,奋斗,奋斗,还是奋斗。一勤天下无难事,唯勤恳奋斗,方不负司情国恩。
——青年代表、电气仪控所职政
上海核工院发展路
◆1970年2月8日
上海核工院践行周恩来总理的嘱托,矢志核电技术研发,“728工程”拉开序幕。
◆1991年
上海核工院自主设计研发的中国第一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成功,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被誉为“国之光荣”。
◆2000年
上海核工院自主设计研发的中国第一个以商业形式出口的核电站——
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正式建成,被誉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2005年
上海核工院与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签订长期运行技术支持与服务协议,开创国内大型核电站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先例。
◆2006年
党中央决定引进AP1000三代核电技术,上海核工院开始了中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
◆2018年6月30日
AP1000全球首堆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十年奋斗,魏国铸剑,上海核工院成功建设世界首批三代非能动核电机组。
◆2019年8月9日
整合核电研发、设计、工程管理及寿期服务等相关资源成立的新上海核工院,成为了国内唯一具有全核岛(全结构、全系统、全主设备)研发、设计、采购、建造、调式等完整产业链的创新研发单位。
◆2020年9月28日
中国自主核电技术品牌、世界先进三代核电型号“国和一号”正式发布。
◆2021年5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肯定“‘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2021年12月7日
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结果公布,由上海核工院作为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三门核电一期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2022年2月28日
“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正式成立。
◆2023年2月28日
上海核工院将召开“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党建联盟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