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劳动报社“小记者”走进复旦大学,在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包春雷副教授的带领下“玩泥巴”。包春雷开设的陶艺课曾是复旦大学最“火”的课,最高峰时1700个学生抢20个名额,创下了复旦学生抢课“秒杀”的最高纪录。
据介绍,包春雷这门和“陶”打交道的美育课,获评“复旦大学优质课程”,同时也是“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从开设的第一年起,陶艺课一直是最难选的通识课之一。
昨天的活动是劳动报社组织的“小记者”暑假系列活动之一,“小记者”们在包春雷老师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陶艺探索之旅。
课上,包老师让同学们不受拘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表示艺术需要释放天性,而“小记者”们正处于天性释放的年龄,他希望大家“走近陶艺”,自己动手来体会艺术的魅力。
通过图片和视频,包春雷带领“小记者”们走进陶艺的世界,制作陶艺的过程和世界各地中小学生的陶艺作品无不让他们大开眼界。最让大家激动的是动手环节,在包春雷的悉心指导下,“小记者”们化身为小小陶艺家,以泥土为纸,创意为墨,亲手塑造心中的梦想与想象。从揉泥、拉坯到修饰,“小记者”们认真地捏、揉、压、搓、刻,短短一个小时,一块块其貌不扬的黏土逐渐变得有型起来。大家纷纷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或是简单抽象,或是充满童真童趣,“小记者”们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欣喜写在了各自脸上。
一位“小记者”开心地说,他已经在期待报社组织的下一场“小记者”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