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滩百年建筑为何风采依旧?是谁在守护这些见证历史的建筑瑰宝?昨日,劳动报社“大工匠、小记者”职业体验活动走进外滩。在“外滩建筑修缮故事汇”线路宣讲员带领下,“小记者”们独家探访“外滩1号”“外滩18号”,站在传奇建筑露台上,俯瞰百年外滩的壮丽风景;对话久事置业修缮工匠,揭秘百年建筑焕新密码。
外滩的百年历史建筑见证了上海的沧桑巨变与繁荣发展,作为外滩历史建筑的“大管家”,久事置业推出了由7栋有代表性的老建筑组成的“外滩建筑修缮故事汇”线路,吸引许多游客和市民走进一栋栋经典楼宇。
“小记者”们来到了中山东一路1号,讲解员金晓宸为他们生动诠释了“最小干预”原则在文物修缮中的应用,他告诉大家一块看似不起眼的残破地砖竟有着百年的历史,是修缮人员跪在建筑垃圾中,一厘米一厘米地勘查才找到并修复的,门厅里的马赛克地砖都是根据这块地砖的颜色和图案复原的。对此,“小记者”们纷纷发出感慨:没想到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地砖下还隐藏着修缮者的艰辛与匠心。
在中山东一路18号大楼,金晓宸介绍,为了清洗外墙的风化花岗岩,30位师傅用牙刷给花岗岩“刷牙”;为了恢复大理石柱的色彩,修缮人员像给贵妇敷面膜一样,用天然溶剂浸透棉纸,吸出沉积百年的盐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小记者”们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围在石柱前,用手机、相机拍下大理石石柱的细节。
在活动中,久事置业工程管理部李洋洋还为“小记者”们分享了文物历史保护建筑修缮的意义和准则,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述外滩老建筑的前生今世。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次探秘之行让他们对外滩这一上海城市地标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不仅领略了外滩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故事,更感受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上图为在宣讲员带领下,“小记者”们用手机、相机记录下“城市更新”给外滩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