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操场上,“劳动报小记者站”铜牌在全校师生的掌声中熠熠生辉,作为该校劳动月活动的重头戏,23名学生接过劳动报小记者证,在两位全国劳模谢邦鹏、邱莉娜的见证下开启“爱劳动”的崭新篇章。
在当天举办的静教院附校劳动月启动仪式上,劳动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崔校军把刻有“劳动报小记者站”字样的铜牌授予静教院附校校长倪继明,标志着校园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
倪继明校长高兴地说,劳动报小记者站在劳动节前夕应运而生,对学校、对有志于成为记者的学生来说都是件大好事。她表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从不同领域引导、培育学生兴趣,只有找到兴趣点,学生才更有学习的主动性。在静教院附校有一批热爱阅读、写作的学生,在成为小记者后,这些孩子除了能进一步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外,还可以学习用记者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作为首批成员,23名小记者从四至七年级学生中遴选产生,四年级的卢禹辰同学兴奋地拿着小记者证说:“我作文写得很好,能成为小记者我觉得很自豪。”这一刻,小记者证件内页上写着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似乎和小记者的话语形成呼应。
拿到小记者证后,小记者们便迎来“职业生涯”首个任务——采访全国劳模。现场气氛热烈,一个个采访问题接连抛向了两位劳模。在面对“如果我们学生现在想向您学习,您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习惯”时,全国劳动模范、上海电信客户服务部挂职总经理助理邱莉娜希望学生们能“眼里有活”,同时在今后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难题时能“温暖对待、坚持下去”。全国劳动模范、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首席数据师谢邦鹏希望学生们“能做好身边每件小事,只有做好每件小事,我们才能迎来成功”。两位劳模还寄语小记者:用文字传递奋斗力量。
参与采访的小记者卢昊坤在近距离对话全国劳模后发现,两位劳模都很让人亲近,非常值得他学习,他希望今后能记录下更多的好人好事。
活动高潮出现在表彰环节。15名“附校小劳模”昂首登台,谢邦鹏、邱莉娜两位“大劳模”为“小劳模”戴上大红花,也把劳模精神传递给同学们。“小劳模”洪辰乾、廖晴朗向全校同学倡议“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获得了全校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据悉,劳动报社和静教院附校未来还将通过专题培训、实地采风等形式,助力青少年以童眼观劳动、以童心悟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