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改数转浪潮奔涌,上海电信作为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主力军,在数字化转型中交出“电信方案”、凝练“电信经验”、贡献“电信力量”。
在这片数字热土上,劳模精神与创新基因同频共振。今年上海电信5位个人、2家集体荣膺上海市劳模、模范集体荣誉:陆晔以“创新之钥”破解转型密码,赵萍执盾守护城市网络安全,朱姝织就智慧申城的“数字经纬”,宋佳琪化身算力时代的云端“筑路人”,程云如“深海蛟龙”耕涛探脉;政企客户事业群锻造数字铁军,移动互联网部畅通城市网络血脉。他们或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疆拓土,或在云计算、大数据战线立柱架梁,以硬核技术筑牢城市数字底座。
这些新时代奋斗者以“走在前、勇担当”的姿态,诠释着“劳模精神”的价值坐标。他们的足迹,标注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上海高度;他们的作为,为上海市数字建设贡献磅礴力量。
“创新之钥”助力数字化转型
陆晔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云中台/数字集成部党总支书记、 总经理
在上海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内,国内高校最大规模的AI for Science智算平台正以每秒20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解析量子材料奥秘;在上海一家市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医疗数字孪生系统正实时辅助医生完成手术方案模拟推演——这些改变城市面貌的“智慧密码”,都镌刻着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云中台/数字集成部总经理陆晔的创新足迹。作为新晋上海市劳动模范,陆晔以“创新之钥”开启城市未来,带领团队斩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光华杯”全国一等奖等众多省部级以上荣誉,书写着科技报国的时代答卷。
2023年,陆晔牵头承建的AI for Science专用计算平台引发学界震动。面对高校科研算力需求激增的难题,她创造性采用双城算力集群架构,通过全光网络将500PB存储资源与200万亿次/秒算力无缝链接,构建起国内高校最大规模的智算平台。在医疗领域,她组建数字孪生攻关团队,牵头研发的医疗元宇宙平台在23家市级医院落地,为上海建设亚洲医学中心提供数字化底座。
陆晔还带领团队深耕城市治理,锻造智慧“神经元”。她在市中心城区街道打造“AI+视频”智能治理样板,开发垃圾占道识别、火灾预警等12种算法,实现城市管理事件处置效率提升300%。该项目入选黄浦区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场景,助力上海首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陆晔心系民生温度,守护城市“烟火气”。走进沪上30000余家餐厅后厨,依托中国电信云网数智安技术创新的“明厨亮灶”系统正在默默守护食品安全。陆晔团队创新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将违规行为识别速度与准确度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日均AI分析超2000万次。“科技当有民生温度”,她常对团队强调,每一次技术创新都要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获得感。
从科研高地的算力集群到街巷阡陌的智能感知,再到手术室里的数字孪生,陆晔以“笃实守正、久久为功”的劳模精神,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勇立潮头。
城市网络安全“守卫者”
赵萍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部安全操作中心主任
实时跳动的数据流如同这座城市的数字脉搏,赵萍则如同一位专业医生,探测数字脉搏的异动、构建最坚实的防护体系。八年来,她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用专业与创新为申城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近年来,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保障网络安全、第一时间处理安全问题成为电信行业的一件要务。赵萍带领团队攻克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安全态势感知与自动化处置平台”。平台通过智能分析算法,将网络安全事件的分析处置时间压缩83.3%,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这项创新不仅荣获中国电信集团i创黑马大赛网信安组一等奖,更为上海重点领域提供分钟级威胁拦截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赵萍还牵头构建“监测-防御-运营”一体化防控体系,推动14项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落地。
通过在态势分析、集约运营、数据安全、终端安全、重要保障等多方面全方位发力,赵萍带领团队从提升纵深防御能力,到补全数据安全体系,再到强力深化数字化运营,打造一网通办的安全运营工作台,持续强化申城网络安全体系。
“技术革新必须服务于人”是赵萍坚守的理念。她推动安全数据对内赋能,打破数据及流程壁垒,整合终端安全防护、数据流动监测等模块,对接10+安全系统,集约30类安全数据,以安全运营域大宽表支撑10余项专项行动,减少一线数据填报工作量。
赵萍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服务动能,创新推出“托管式安全运营”模式。她带领团队搭建属地化赋能体系,半年内为90家企业提供安全监测、风险评估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构建防护能力,累计为上海电信创造超千万元新增收入。
八年来,赵萍以“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必须顶得上”的信念,坚守在城市网络安全第一线。从技术攻坚到生态共建,这位数字安全领域的“守门人”,正以创新之钥更坚实地守护着城市安全之门。
助力申城“全城上云”
朱姝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工程师室副总工程师
超过400万云宽带用户、290万线业务量、十几款增值应用、超十亿元业务收入……这些数字勾勒出的不仅是上海数字化转型的跃动脉搏,更是一位电信工程师用创新之梭编织的智慧城市蓝图。朱姝带领团队打造的“智云上海”云宽带项目,为这座超大城市在云端增添助力。
自2022年起,朱姝作为技术总师,始终秉持创新精神与专业追求,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建设。组建跨部门云宽带专班,统筹推进“智云上海”云宽带项目,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形成创新业务生态、提升用户服务感知、优化营商环境,从通信、算力、安全、普惠、生态五个方面提升了城市能级。
“智云上海”云宽带项目帮助上海成功成为全球首个“全城上云”城市,并在2024年获得了WBBA(世界宽带协会)千兆城市创新奖,为智慧城市建设树立了新标杆,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打下扎实的数字基座。“智云上海”云宽带项目也斩获众多科技创新奖项。2022年,该项目荣获首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2023年,云宽带项目荣获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方案竞赛二等奖、中国电信集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云宽带项目入选中国信通院“城市算网”典型案例。2023年7月,云宽带项目成功纳入中国电信集团智能网边研发链,成为技术图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该项目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技术创新方面,朱姝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前瞻性的技术眼光,突破传统宽带技术的瓶颈,创造性地把用户侧网关功能部署在边缘云节点,这一举措不但解决了家庭宽带的诸多问题,而且开辟了宽带智能化的新路径,极大地增强了网络性能与用户体验。
在云宽带产品体系建设中,朱姝带领团队打造了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性地部署边缘云存储资源,实现大二层业务的就近访问,大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开发反欺诈管理平台,构建起牢固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为用户信息安全提供保障;IPTV软终端的专网接入方案得到广电的高度认可,减少了用户侧终端,助力家庭实现绿色低碳;开发的“魔都在线”产品为市民提供随开随用的网络服务。
从“全城上云”到“万物智联”,这位智慧申城“数字经纬”的编织师正点燃智慧城市更辉煌的未来。
算力时代的“云端筑路人”
宋佳琪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天翼云能力运营中心解决方案中心业务架构师
作为上海电信的“云端筑路人”,宋佳琪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在云网、算力基建的“硬核战场”上开疆拓土;牵头众多政府和企业重大规划、项目支撑工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夯实地基。他服务城市数字政府、新基建、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智算之笔”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翻开上海云网、智算基建的里程碑,处处可见宋佳琪的匠心印记:从全国首个国产万卡混训集群的建成交付,到长三角超算中心OTN组网调度平台的项目支撑;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算基础设施落地,到中科院上海院临港脑智云的创新实践。这些闪耀着科技光芒的“数字基建地标”,凝结着宋佳琪的心血和执着。
“每座城市都需要自己的数字地基。”在宋佳琪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十多本行业白皮书——从《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网络安全防护指南》到《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这些凝聚智慧的指南规划,见证着宋佳琪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领域方面的担当。
翻开中国电信的“首单史册”,宋佳琪的名字与多个“第一”紧密相连:首朵区域政务云在舟山市破土,第一朵区域教育云扎根宁波市,首单SD-WAN落户绿地集团,首个息壤智算云助力上海AI实验室的星辰大海……这些“首单”背后,是他带领团队在技术无人区的一次次突围。
“真正的基建不仅要架设硬件,更要搭建人才成长的云梯。”在年轻员工眼中,宋佳琪是行走的“知识图谱”。他牵头开发的“招投标实战攻略”“解决方案制作和呈现”等多门课程被纳入集团课程体系,连续多年获评集团和上海公司优秀内训师,赋能了集团和上海公司众多员工。
在上海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宋佳琪在建设的蓝图上不断勾勒新的坐标,在算力时代的潮头续写新的篇章。
“深海蛟龙”耕涛探脉
程云 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船长
当晨曦初染东海,万吨级海缆施工船“福泰轮”劈波斩浪的轰鸣声里,总有一个身影屹立舰桥——程云船长。30多年深海征程,程云在蔚蓝疆域书写着中国通信人的传奇,从东海之滨到南海深壑,从国际峰会通信保障到超深渊海缆布放,他如同深海蛟龙,在惊涛骇浪中为数字中国筑牢信息命脉。
1993年,程云刚参加工作就参与了中国第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际海底光缆“中日光缆”的建设工程。从那开始,程云在不同的海域,不同的项目中积累丰富的施工经验,从一名行业新兵逐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海缆施工船船长。2021年国家南海大科学项目召唤,程云率领团队负责深海海底阵缆的布阵任务。南海海域1800米的海底隐藏着无数未知风险,高压、低温、复杂的地质构造等因素都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但他凭借精湛技术,组织团队攻坚克难,助力我国海洋科研事业迈向新高度。
在一项项国家重任前,程云勇往直前。2016年G20杭州峰会前夜,中美海底光缆突发断裂,程云率队顶着“狮子山”台风,高效完成了光缆修复任务,确保峰会期间通信畅通,成功为国家重大外事活动保驾护航。
2020年,程云和团队在《超深水海底光缆接线盒海上布放施工方法》上取得了发明专利,这项专利填补了国内5000米以上超深海光缆施工工程技术空白,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在深海海光缆修复领域拥有了自主核心技术,极大提升了我国海洋通信的保障能力。
2023年ADC亚洲直达海缆工程中,程云率队在4000米超深海域完成高难度BU分支器以及连续的RODAM布放。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物资运输受阻、施工协调困难以及施工作业本身的技术难题,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创新施工工艺,成功为中国电信在亚洲开展大型海缆系统敷设开辟道路,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国产设备的卓越性能与可靠性,有效推动其走向全球市场。
“福泰轮”再次启航,程云的目光越过浪涛,继续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壮丽篇章。
让申城移动互联更通畅
中国电信上海移动互联网部
在上海地铁4号线飞驰的车厢内,乘客用手机流畅观看4K直播——这得益于中国电信上海移动互联网部全球首创的5G新型车地系统,其“设备上车+高速无线回传”技术实现车厢内千兆速率全覆盖,成为行业标杆。
作为上海电信移动接入网络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创新一体化运营单位,以及移动网络质量和客户感知双提升的第一责任单位,移动互联网部助力上海电信斩获“移动网络质量”卓越运营商奖,在第六届、第七届“绽放杯”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在内的9个奖项。
运营体系革新:从1.0到4.0的跨越
自2020年起,移动互联网部推动移动网络运营体系从1.0到4.0变革,推动移动网络运营体系变革。不仅出色完成进博会等各项重点民生和重点通信保障任务,而且指挥协调台风受灾救援、信号优化恢复工作,有效保障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场景的网络服务质量也显著提升。在共建共享领域,移动互联网部不断创新突破,网优数转成果获中国电信集团专项行动一等奖,为行业贡献“上海方案”。
民生保障攻坚:织密城市通信生命线
面对上海市年度重大活动保障任务,移动互联网部建立重点场景通信保障机制,年均出动超千人次,无论是中国进口博览会、人工智能大会,还是上海国际车展、世界移动大会,均响应及时,保障安全通畅,连续被评为通信保障优秀单位;为落实上海市政府“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移动互联网部针对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信号盲区,设立专项任务,惠及2904个小区逾10万居民。
科创硬核突围:抢占技术制高点
移动互联网部以科创驱动发展,打造多个行业标杆:在地铁场景中,实现车厢内信号满格和千兆网络速率;在低空经济领域,承接的崇明区城运场景无人机巡检成为上海市标杆案例;运用5G-A重点业务落地试点工作,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移动互联网部正以“网络质量就是民生质量”的信念,为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筑牢底座。
成绩单解码数字铁军基因
中国电信上海政企客户事业群
2024年,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政企条线收入贡献了上海电信总营收的76%——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正是承担政企条线大统筹职能的政企客户事业群获评上海市模范集体的最佳注脚。从政务服务到产业升级,从民生保障到国际枢纽建设,这支“政企铁军”在上海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刻下鲜明印记。
党建引领:锻造“红色引擎”
走进政企客户事业群的办公区,“党员攻坚队”旗帜与“行业攻坚榜”同屏闪耀。团队将党建深度融入经营发展,有效统筹7个行业BD和14个区局政企销售队伍,以“红色电信精神”为指引,“政企军校”、“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为载体,培育出一支公司信任、客户信赖、敢战善战的政企铁军,相继主导或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制定,既为经营发展拓展空间,也为行业规范贡献价值,“红色引擎”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陆续涌现50余名5G、AI等领域行业专家。
创新驱动:打造数字标杆
政企客户事业群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助力上海电信为全市16个区提供政务云服务,打造智慧标杆;在公共服务领域,携手全产业链生态发起成立上海公共服务MaaS训练及成果转化联盟,加速垂类大模型与重点行业深入融合;积极参与罗泾港改造,支撑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积极赋能产业升级,为宝武钢铁、上汽集团等龙头企业提供“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数字金融领域,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打造了“证通云”异构平台,在证券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服务为民:书写央企责任新篇章
除了承担经济责任,政企客户事业群在上海电信的领导下,全力承担社会责任。在上海的一家小型餐饮店里,监控系统瞄准后厨卫生——这正是团队“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的缩影;通过“呼叫中心平台+互联网视频+视频加速+双向互动”为听障人士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基于政务区块链的“申农链”平台,赋予农产品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精准把握中小企业创业难和科技企业算力热,为营商环境优化和AI高地创建赋能。从年让利9373万元的中小企业数字转型助力计划,到护航17场国际峰“零故障”保障——政企客户事业群正照亮申城数字化跃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