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一场“数智低碳”电力科普盛宴
上海市三泉学校 四(1)班 刘晓成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劳动报社举办的“大工匠小记者”职业体验活动,跟随小记者团来到国网上海电科院,开启了一场“电光火石”般“数智低碳电力科普”的奇妙之旅。
第一站我们来到电力设置电磁影响实验室,“电博士”科普团给我们介绍了怎样使用噪音测试器,上面有个云图,还有个金色圈聚焦在一个点上,噪音源就是从那里发出起到定位的作用。还有另外一个测电磁干扰的机器,“电博士”把手机放在上面,再拿出另外一个控制器,发现控制器上的指数稳定在一个点。“这两个设备就是为了测试配电站、变电站等电力设施的电磁辐射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变电站建成之后,专业人士会测试电磁场环境水平,以保证噪声和电磁辐射满足国家的相关要求,不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伤害。”“电博士”介绍说。
之后,我们来到智能感知实验室(高压大厅),刚进入厅内,我就被一个又高又大的塔楼给吸引了,它是专门用来模拟大自然中的电闪雷鸣现象,最高输出电压高达3600千伏,有了它,可以帮我们提前避免雷电灾害引发的停电事故。
最吸引我的还是有趣的“超导的魔法世界——悬浮术”科普课,“电博士”教我们亲手操作超导材料怎么在磁铁轨道上“漂浮”起来:先把一块超导片放到低温液氮里浸泡几秒钟,然后将它放在磁铁轨道上,只见这块金属片竟然神奇地漂浮起来,轻轻用夹子一推还会往前滑动,但是随着温度一点点升高,金属片也慢慢地掉下来。后来观看了科普宣传片,我才了解到,原来磁悬浮列车也是运用超导原理悬浮在轨道上,“飞”速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