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成:以匠心为重型卡车换“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瑜明 发布时间:2025-10-14 15:39

摘要: 金山工匠黄高成持续在新能源领域推进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推动传统卡车行业走向新能源化变革之路。

当人们谈论新能源车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比亚迪、小米、蔚来这些家用智能电动车。然而,当一辆冒着黑烟的重型卡车从身边驶过,你是否曾想过,它也有变成新能源车的一天?这在过去并不是一个被广泛看好的方向,但黄高成却选择迎难而上。这是一位工匠的匠心所在——努力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拥抱变革,在创新中谋生存、求发展。


2016年,与合伙人共同创办“特百佳”之后,黄高成持续在新能源领域推进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推动传统卡车行业走向新能源化变革之路。


60平方米实验室


“熟悉的领域,并不意味着开始就会简单。”回顾创业历程、成为工匠之路,黄高成这样感慨。但20多年来,他从未离开技术一线,创新、转型是他坚持的方向。


大学毕业后,黄高成曾在江南造船厂工作过。没多久,他加入了美国伊顿公司,从技术岗位起步,逐步成长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与商务负责人,负责新能源驱动系统的研发与市场推广。他的任务是将伊顿的混合动力系统在中国市场实现商业化落地。在北京奥运会上,伊顿与北汽福田合作的新能源混合动力公交车项目大获成功,随后也成为了2009年济南全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指定产品。


然而,黄高成并未因此满足。2016年,在混合动力系统成为伊顿在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产品之一的时候,他却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我热爱这个行业,也看好它的未来,但我想为国家和行业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


创业之路注定不平。创业伙伴林乐园对黄高成有十成的信任。他们从黄高成最熟悉的公交车产品起步。在技术行业,直接“移植”他人的技术是大忌。为了自主研发,黄高成在新公司附近租下一间60平方米的实验室。那年夏天,他吃住都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钻研自动变速箱技术。一年多后,样品试验成功,黄高成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但他同时心里清楚:动力装置不上整车实测,永远只是纸上谈兵,潜在的问题无从得知。


离开伊顿时,黄高成心里就很清楚:一切归零,必须要从头开始了。动力装置试验成功后,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找到一家整车厂愿意验证和调试产品。尽管在伊顿积累了不少人脉,此时却似乎毫无作用。确实,新创的公司此时名不见经传,黄高成想要重新进入这个领域,他决定也从一些不起眼的小公司入手。


2017年,公司成立的第二年,黄高成在江西找到一家小型客车企业。这家公司渴望跟上新能源客车的浪潮,却受制于规模和资金,并没有能力搞研发,也买不起成套成熟的设备。黄高成能提供技术,而他们则能提供整车试验平台。黄高成格外珍惜这次双赢的合作机会。


这一决策被证明是正确的。凭借前期在伊顿积累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技术,黄高成在新能源公交车技术问题上拥有极大的探索空间和自由度。那一年,他和团队常驻江西,他称之为“小体量合作”——效率高、进展快、风险可控。这一年,特百佳的驱动系统更新迭代速度快,也打磨出了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的好产品,与此同时,特百佳开始有了一些零星的订单。


从小订单到大订单,是技术的量变到质变,也是两年努力的回报。2018年,特百佳成功拿下了当年新能源客车行业最大的单笔订单——为2000多台新能源公交车提供驱动系统。然而,还来不及庆功,黄高成又开始考虑未来的何去何从。



在黑烟中寻找“绿色”


“大部分公交车行驶的路面路况好,不存在超重、超载情况,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在新能源公交车这条赛道上,我们团队在自动变速箱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总感觉有劲使不出。”黄高成想成为引领者,他观察到,那几年在资本推动下,大量创业公司涌入行业,为应对激烈的竞争,几家国际巨头公司也打起了价格战。


要破局,必须转型!


此时的黄高成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开辟新的赛道。


一次,黄高成参加了中国运输协会在江西高安举办的峰会。高安是全国物流之乡,那里随处可见的重型卡车,这引起了黄高成的兴趣,他想到了为重卡“换心”,“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超过70%,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信息,商用车燃油消耗量超过汽车油耗总量的50%。此外,有数据显示重型卡车虽仅占车辆总数的3%,却消耗了道路燃油的54%,推动它的电动化,能够有效地缓解进口依赖,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有积极的意义。”黄高成想在黑烟中寻找“绿色”,而且重型卡车每年的产销量近百万台,是客车销量的10倍以上,且重卡市场还没有开始电动化,未来的增长机会巨大。


没想到的是,在当年的公司战略角色会上,黄高成就“特百佳是否应该进入新能源卡车行业”这个问题征求团队意见时,却遭到了一致反对。大家认为,转换赛道意味着再次归零,三年努力付诸东流;即使研发出了重卡新能源系统,市场是否认可?如果卖不出去怎么办?那就真的无路可退了。


当时的黄高成理解大家的顾虑,但他乐于直面挑战,“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也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自动变速箱是新能源重型卡车动力系统的核心,也是特百佳选择进入市场的主力产品。黄高成决定将公司大部分资源转向电动重卡产品的研发。“当时的这个决定,对销售人员来说,抵触情绪极大,这个决定意味着,公司接下来的销售额短时间之内将出现较大的下滑。”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黄高成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此前,自动变速箱的核心技术被几家国际巨头垄断,黄高成和他的团队不仅需要设计出高性能的自动变速箱,更要实现将自动变速箱、电控和电机完全集成的新能源动力系统。黄高成虽然在伊顿工作时,曾接触过混合动力系统中的自动变速箱技术,并熟悉其基本原理,但要从头开始,设计出一款适用于中国重型卡车市场的自动变速箱,绝非易事。转型期间,由于客车业务被逐渐砍掉,重型卡车的研发还在进行中,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特百佳”几乎只有投入,也很少有产出。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放弃好好的生意?为什么要转型?


那段时间,黄高成也十分焦虑,半夜惊醒后反复自问:这一步到底走得对不对。但黄高成天生志向远大,一旦确立目标,他是不会轻言放弃的。天亮了之后,他马上回到工作状态:放下已经取得的所有成就,让自己的心态和状态都回到公司刚刚起步的那段时间。他和工程师们整日整夜地扑在实验室搞研发。



转换赛道闯市场


功夫怎会负有心人?2019年,特百佳成功研发出了适用于重型卡车的自动变速箱。黄高成带领特百佳转型重型卡车市场的路,成功了一半。


这一次,黄高成遇到的问题,和创业初期几乎如出一辙:研发出的变速箱,必须用到整车上,才算真正的成功。2019年那个夏天,他几乎跑遍国内大大小小各类重卡整车厂,却一无所获。他原以为可复制的创业初期经验,出乎意料的是,连规模最小的重卡整车厂商都拒绝了他,理由很简单,现有的重卡市场处于平衡且饱和状态,利润也不错,新能源重卡产品未经检验,大家也不敢用。


不过,黄高成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放弃”二字,他继续一家一家跑,推广自己公司新研发的技术。终于,黄高成找到了一家愿意“尝一尝螃蟹”的企业——山西大运汽车。大运汽车对于特百佳改装的新能源样车十分满意,测试下来,各方面指标都好,双方很快签署了合作协议。尽管如此,大运汽车对于新能源重卡是否能卖得好仍打了个大大的问号。黄高成决定和大运汽车一起,主动出击寻找客户,推动新能源重卡的发展。


创业路上,寻找到志同道合者尤为重要。通过朋友介绍,黄高成认识了苏州高迈的董事长王建明,高迈有多个重型卡车车队,最重要的是,王建明和黄高成一样,对重型卡车的新能源化理念一致。两人一见如故,一周后,山西大运汽车收到了30辆新能源重型卡车的订单,要求这30辆重卡必须安装特百佳的总成动力系统。第一批订单经受了路况、天气等多种考验后,好口碑很快让黄高成又收获了第二批订单,至此,转型新能源重卡的路,被真正地打开了。


获得金山工匠荣誉的黄高成常说,工匠精神体现了对工作的热爱,对组织的负责以及对团队的尊重。他对工作的执着让合作者放心,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和追求卓越是个人的品质,是组织的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传承的美德。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