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汇公交鹤沙线调度室的日历本上,10月29日被红笔重重圈起——这是驾驶员们与孙根娣阿姨“十年之约”的纪念日。2015年秋,孙阿姨乘车就医时与鹤沙线结缘,自此开启了一段超越服务关系的温情羁绊。
车轮上的“亲情驿站”
十年间,鹤沙线全体管理人员、驾驶员接力守护着这位特殊乘客:暴雨天总有人提前到站台搀扶,寒冬里常有保温杯装着姜茶送到手中。针对孙阿姨经常乘坐的浦东34路、浦东52路,线队还特意对驾驶员作了培训,根据其就医时间、出行时间,要求驾驶员在特定时间段多注意孙阿姨的出行情况。这10多年以来的温情相伴,让线队成为了孙阿姨的“第二个家”,线队全体职工也成为了孙阿姨的“新家人”。孙阿姨家密密麻麻写了几十页纸,每张纸上都详细记录了自己每次出行乘坐公交的情况,比如驾驶员王兰珍为了方便自己上车降低车辆高度2厘米,驾驶员潘红下车搀扶自己上车等等。10年间,孙阿姨基本每年都会给线队写2、3封信,除了正常的感谢外,话家长里短、诉日常琐事占了很大的篇幅,孙阿姨已将线队当成了自己的感情寄托。
别样重阳的温暖仪式
今年重阳节前夕,当得知孙阿姨因年事已高而腿脚不便的消息后,线路管理人员立即组织线队人员,决定亲自上门为老人庆贺佳节。在布置温馨的客厅里,一个特别定制的奶油蛋糕格外引人注目,蛋糕上醒目地印着数字“10”,象征着线队与孙阿姨相伴的十个春秋。除了蛋糕外,线队还为孙阿姨带来了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线队为孙阿姨精心准备的实用礼物。
线长许思敏感慨地说:“以前是我们载着孙阿姨去看病,现在她行动不便了,该轮到我们‘到站服务’了。”话音刚落,驾驶员们纷纷拿出手机,开始播放一段他们精心制作的视频。视频中,一张张十年间接送孙阿姨的公交车票、一次次与孙阿姨的合影照片,在屏幕上缓缓滚动,仿佛形成了一条穿越时光的隧道,记录着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和无尽关怀。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不已。
城市毛细血管里的文明温度
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情仍在延续,鹤沙地区老年乘客较多,线队从2023年开始已逐步在1109路、1139路、浦东34路等线路上推行“敬老示范线路”,并将孙阿姨的服务案例作为线路驾驶员的培训教材开展培训。正如蛋糕烛光映照下的那句话:“我们不只是运送乘客,更是运送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