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30多个日夜的精心准备,6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式开馆。
今天,在一片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开放式街区,中共一大纪念馆庄严伫立,老馆新馆隔街相望。一个名为《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的主题展览也正式开幕,以此迎接建党百年。
“展厅面积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扩展到3700平方米,612件文物展品也比原先的基本陈列117件扩容了3倍多。”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介绍。
走进纪念馆前厅,映入眼帘的是三组大型陶板装饰浮雕:左侧为“中流砥柱”;右侧为“民族脊梁”;正面是一幅巨大的“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历史组画,一大会址、南湖红船、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天安门……一个个红色地标以顺时针方向跃然眼前,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经历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征程。
记者看到,展陈分为序厅“历史选择 伟大起点”、第一部分“前仆后继 救亡图存”、第二部分“民众觉醒 主义抉择”、第三部分“早期组织 星火初燃”、第四部分“开天辟地 日出东方”、第五部分“砥砺前行 光辉历程”和尾厅“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7个板块。
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照片、珍贵文物在此展示。
如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就展示了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文本、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旗、陈化成戎装像、邹容的《革命军》与签名照、鉴湖女侠秋瑾拟定的光复军军制军规手稿、章太炎为徐锡麟等四烈士所作祭文等近代精品文物。
在展览的第二至第四部分,则是党的创建史领域红色文物大集结——
20世纪30年代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独秀文存》、李大钊1920年的签名照、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字机、《守常文集》、《共产党》月刊创刊号、李汉俊结婚时穿过的礼服……
1922年6月30日陈独秀给共产国际汇报中列举的12种马克思全书、康米尼斯特全书、列宁全书,除了第一种该版《共产党宣言》国内至今都未曾见到外,此次其余11种全部展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一级文物。
展览中还有不少近年来从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发现和征集的档案史料。如《俄文上海生活报》、霍多洛夫的护照、周佛海和施存统的档案等。
《共产党宣言》,历来就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真理的味道”展项,将馆藏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72种全部展出,与背景LED屏幕结合,形成三组互为呼应、又相对独立的故事场景,演绎三个篇章:
“真理的味道”,讲述了陈望道在老家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信仰的力量”,讲述了又新印刷所出版《共产党宣言》,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故事;“初心的守护”,讲述了共产党人张人亚和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守护《共产党宣言》等革命文献的故事。
“深入挖掘馆藏文物和新征集档案史料,精心设计和生动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是此次主题展览的一大亮点。”中共一大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