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实事录 | “三往”走基层,源头找真经——定海路街道总工会用脚步丈量工会深度与广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3-07-27 14:22

摘要: 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512家、访谈职工638名。

头图:定海工会社工王蓉走访园区剧本杀店铺


“换思路,找真经;转作风,接地气;勤服务,夯基础。”定海路街道总工会专职工会主席黄佳如是说,今年以来,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总工会扎实开展“三往走基层,源头找真经”,为推动县级工会加强年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初次走访园区一家软件技术公司时,杨浦定海路街道工会工作者吴清华还被拒之门外,公司经理在门口说了几句就想把他打发走,随口问了个员工手册修改后怎么补签的问题。第二天,吴清华带着详细的解决方案再次冒着酷暑上门,经理大为震惊,没想到随口一提,工会老师竟然真的放在了心上。一转昨日漫不经心的态度,经理请吴清华入门,详细了解了工会组建的要求、内容、福利,聊到后面,说到了动情处,负责招聘裁员的经理对着吴清华开始聊起家常话。


上半年,定海路街道总工会创新“三往走基层,源头找真经”工作法,工会工作者们往企业跑、往职工心里走、往实处干,工会从源头活水的基层找到真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512家、访谈职工638名,新建工会组织企业39家,发展会员537名,收集企业经营者、工会干部、职工意见与建议百余条,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实际困难12起,让工会组织的温度更加炽热。


往企业跑

工会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今年,随着数字产业的起伏更替,定海街道辖区的企业情况发生了转变——写字楼企业换血,餐饮行业店铺转让更替,游戏元宇宙行业热潮汹涌,许多微型创业公司选择在定海起步。


“建工会对我们现在的生产经营能帮上吗”“你说的福利我们公司本来就会发给员工”“房租太贵了你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吗”“工会和居委会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工会社工王蓉每天上门走访企业时听到的问题,她负责的园区内今年涌入了大量游戏初创公司,“大部分公司只有几个人,做游戏的年纪又都不大,光是跟他们解释什么是工会就要费不少劲。”建会不易,王蓉也很乐观,“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好处,敲开门最起码他们都愿意听一听。”


一来、二去,第三次上门,原本对游戏一无所知的王蓉已经能和企业聊起近期游戏版权号发放数量的上涨,“游戏版号就是游戏的出生证,版权号和经营息息相关。”企业更专注生存和发展,王蓉很理解,但在一次次谈天里也有了新思路,“中国工会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当然工会服务如果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企业的热情也会更高。”


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各个园区企业正在寻找转型的突破口,工会工作者同样努力寻找着建会的突破口——摸清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帮着一起出谋划策,“我们也为企业经营感到着急,但直接改变业务上我们当然力不从心。”


帮助企业联系街道安监科及工商所,找到电工证及特殊压力工种的培训考级方式;接受职工转岗求职的咨询;多次帮助联系工会服务律师……定海路街道制造加工行业工会主席王丹自信地说:“工会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工会是万万不能的。”


工会干部们也万万没想到,一些司空见惯的工会服务成为了推动建会的抓手——


听到疗休养能够接触到许多园区里的其他企业,不少对建会犹豫不决的公司管理层动了心思,原来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承担着产业链中的一环,倍受上游业务量的影响,疗休养既能为职工解压放松,还可以搭建一个推广企业业务的平台。


走访日常


往职工心里走

解决家长里短烦心事


一家企业,定海的工会人往往至少跑个五六次方能出成效。


“找领导先说事儿,再为职工办事儿。”半年实践的积累,让定海餐饮行业小二级工会主席张娴很有心得:“先服务职工再发展会员,先活动覆盖再组织覆盖。”


餐饮公司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张娴总趁着下午店铺不忙的时候陪职工说话。聊着家长里短,张心也就逐渐摸透了一家家小餐饮,她帮着内向的男性服务员报名相亲、帮职工家属找工作、为家庭困难的服务员申请微心愿,一桩桩小事暖了职工的心窝,工会竟也成了老板招人的名片。


“有的职工悄悄跟我说公司工资低、生活成本高,还有人觉得来了公司发现职业发展空间不够大,不符自己最初的职业规划,感觉在上海留不下去,很受打击。”吴清华说,跑的时间久了,总有职工说出真心话,“还有一些企业的中层说,建了工会要有人负责,万一事情推到自己身上,工作量大了,但老板又不会给自己加工资。”


把企业需求带回去,落实处。职工心声则要听进去,想办法。一开始听到这些话,吴清华也有些哭笑不得,“职工能跟你说这个话,说明我们也已经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说明了街道会全程指导外,吴清华也意识到服务先行,组织一线职工健康体检、疗休养、高温慰问送清凉等服务牌接连出手,让职工也能感受到工会的温度。


企业逐渐接纳社工


往实处干

脚尖指尖同步发力


基层是工会组织的毛细血管,开展“三往走基层,源头找真经”活动的半年来,定海路街道总工会新建立工会组织39家,发展会员537名,扫码入会807名,协调劳资矛盾4起,指导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69份,组织一线骨干职工疗休养118人次,组织一线骨干职工健康体检65人次,向一线职工高温慰问送清凉6684人次,正在推进企业有意向建立工会10家。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扎扎实实的付出。


这半年来,7名工会社工分别下沉7个园区挂职,担任园区工会副主席,跑遍辖区各大小企业,一日至少半天,一天至少三家企业,一周联系职工不少于50人,每个人都攒了一沓“活动记实表”,企业名称、地址、负责人、党组织建设情况、未建会原因、职工期盼与诉求、需要工会服务协调哪些事都要一一记录在册。不仅文件指尖在发力,定海工会干部们的脚尖跑得更勤,如今每个园区哪里能吃饭、停车、休息,他们都熟门熟路,甚至曾弯下腰去帮企业搬迁,出脑力也出人力,人人都成了“定海通”。


王蓉同老师张娴走访企业


这场“三往走基层”之旅对于工会社工来说也是一场磨练,工会新人王蓉是个瘦小的女生,过去总是跟在办公室的老法师后面学习,这回“三往”行动单打独斗,这回她同老师张娴在园区里曾从一楼扫到了11楼,一家家问的过程中壮大了胆子,锻炼了耐心和毅力,从实践中提升了履职能力。


半年来,王蓉累计走访企业55家,覆盖工会3家,1家企业建会正在有序推进中。做一名新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不错,覆盖工会需要企业敲上公章,能做到这一点至少证明了企业的信任。但王蓉自己还不满意,积攒了经验的她对下一轮组建工作的全力推进充满信心,“迈开腿、张开嘴,果然实践最能提升工作能力,多跑多走多干实事。”


记者手记:


初次听闻“‘三往’走基层,源头找真经”工作法时,还感到不解,往哪儿走、找什么?初次采访后找到了第一层答案——往企业跑、往职工心里走,往实处干,从基层土壤中吸收养分。再通过参与定海路街道总工会“三往走基层,源头找真经”工作推进会,细细听、再提问,给出了第二个回答——“三往”走基层,就是要做到走得进门、认得上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职工所呼,工会所应。通过“三往”走基层找到真正的工会组织建设密码。


定海路街道工会是一张闪亮的工会名片,连年工会工作有创新,有特色。但工会组建这两年的遇到的问题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初创企业与年轻职工对工会组织认知不够,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小微企业生存步履维艰,这些对工会工作带来了挑战。


定海路街道工会工作方法上的创新,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海“三往”走基层做法务实值得学习借鉴。“三往”走基层,走出的是一种精神,走出的是一股劲,走出的是务实作风,走出的是工会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