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魔术师是如何炼成的——访上海工匠谢渝熙(内附视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19-10-12 08:50

摘要: 作为大型灯光秀的幕后团队,今年刚刚当选为上海工匠,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工作的谢渝熙无疑是最为核心的团队成员。

今年十一假期,位于浦江两岸的光影灯光秀吸引到了1200万人次的游客观赏。在人民英雄纪念塔首先闪耀起红光,紧接着,振奋人心的音乐唤醒了沉睡中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浦东的银色光束逐渐射出,以浦东天际线诞生为时间点,一栋栋的建筑在黑夜中亮起,在三大篇章里,灯光、音乐构成的这场秀令人感慨难忘。作为这场大型灯光秀的幕后团队,今年刚刚当选为上海工匠,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工作的谢渝熙无疑是最为核心的团队成员。从8月初确定方案到最终的呈现,时间非常紧张,压力巨大。昨天,谢渝熙也对记者独家透露了这台演出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攀上东方明珠350米高度,狭小空间安装最新科技激光灯


这台在浦江两岸亮起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浦江光影秀,可谓是一场视听盛宴。4分30秒的时间里,三大篇章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看似短短的4分30秒,谢渝熙所率领的团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其中很多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都是历史首次,他们所需要客服的困难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本次灯光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东方明珠的6台最新科技的激光灯构成。谢渝熙告诉记者,一共十台激光灯分别安装在121米,288米以及350米的高度。其中,121米3台,288米2台,350米一台。


最令他们头疼的便是位于最高点的这一台。由于电梯无法直通,这台重达160公斤的设备需要由人工亲自抬上去。而在东方明珠的350米高度操作台,楼梯是那种直梯,通行口径非常小,谢和他的团队事先测量过,仅有70cm*80cm。“我们让厂商定做可以通行的尺寸,然后想各种办法,通过那个直梯,小心翼翼地安装到操作平台上。”谢渝熙透露,光是把这六台机器安装到位就花了整整5天时间,后期的调试又是数个通宵。





更不巧的是,十月一日,上海遭遇了台风“米娜”,台风来临前晚,谢渝熙和团队又再度爬上那个直梯,对最高点的激光灯进行加固和检查。谢说:“这几台激光灯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100瓦的全彩激光灯,它是RGB格式的,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任何色彩。所以,这几台机器非常宝贵,我们要看护好,保护好,同时也要保障演出的顺利和安全。”


国庆期间日行3万步是标配,每天打卡“光明顶”


采访时,谢给记者透露了一些数据,每一天,工作人员要在浦江两岸15幢高层景观建筑上下往返楼层协调、日平均爬楼层数超过百层之多;要把两岸三区几十万盏灯、近4万平米媒体视频,10台激光灯纳入集中控制,精确到毫秒级………而这些,是由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团队, 在15天内白天黑夜无缝接力完成的。


谢渝熙笑称:“我们的总控台位于外滩的光明金融大厦的顶层,每一天我要无数次地上楼去调试,所以,渐渐大家都调侃,你在哪儿?我在光明顶!”





由于灯光秀的特殊性,白天是无法观看效果的,所以在那段时间里,谢渝熙和同事们每天晚上5点半开始安装调试,凌晨5点结束。“白天不懂黑夜的告白”谢渝熙对记者说道:“在外滩,我经常要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这里作为起点,然后一路跑大概1.2公里,来来回回几次,观看各个角度的灯光效果,一天下来,微信步数3万步打底,我和同事们基本都霸屏了微信步数榜。”


对于谢渝熙来说,他的工作远未结束,第二届进博会的灯光秀已经在等着他,他也马不停蹄地进入了新的调试阶段。


摄 影:庄从周
摄 像:庄从周
责任编辑:裴龙翔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