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卖小哥的建议,让社区食堂延时开放;一位妈妈的建议,让公共游泳馆开设亲子更衣间;一封市民来信让老年综合津贴发放方式得以优化……上海可太“听劝”了。
2020年7月17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共收到群众建议34.9万件,占信访总量的37.3%,重要建议采纳率达98.5%。越来越多市民群众的“金点子”结出了“金果子”,转化成城市治理的“金钥匙”。
一个随手提的建议让社区食堂为外卖小哥们延时
“我来上海已经8年了,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虽然说很辛苦,但是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温暖。”外卖小哥卢红说,以前送外卖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喝喝水、避避雨,蛮难的。但现在,随处可见的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让他心里暖暖的。还有正在打造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也让他们有了栖息港湾。
“以前觉得自己是来上海打工的,现在也感觉自己是城市的主人了,有了归属感。”更让卢红感动的事,今年他随手提的一个建议,居然很快落地了。
卢红发现社区食堂一般中午营业至12时,但这个时候正是外卖小哥最忙的时间,希望能延长到下午2时或者更晚些,让他们这些外卖小哥也能到社区食堂用餐。抱着试试看心态,他通过生活驿站张贴的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二维码提出了社区食堂延时服务的建议。建议提出后不到一周,在多方努力下,奉贤区奉浦街道就落实了建议,社区食堂的服务延时到了下午2:30,外卖小哥们终于能在忙碌之余享受安心可口的午餐了。
“说心里话,我真没想到我这么小的建议居然被政府看到了,还真管用,我挺感动的。”卢红心中又酝酿了新的建议方向,希望发挥快递小哥走街串巷,能顺带发现哪里电梯坏了、哪里花盆架松了等问题隐患的优势,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并解决,为人民城市社会治理贡献小哥们的力量。
亲子更衣室,养老综合津贴……方方面面都“听劝”
收到惊喜的还有市民张女士。张女士经常带着5岁的儿子去家附近的上海游泳馆、田林游泳馆运动。但游泳馆都不允许孩子进入到女更衣室,她只得在更衣室外的公共区域给孩子换衣,嘱咐孩子走男更衣室通道,自己再快速更衣,急急忙忙到泳池汇合。
张女士是个有心人,她调研了上海多个公共游泳馆后发现,这些游泳馆普遍只设置了男女更衣室,没有亲子更衣室,亲子设施配置不足。张女士就向上海人民建议征集信箱写了一封信,建议充分考虑家庭实际需求,研究完善关于儿童进入公立游泳馆异性更衣室的管理标准,推动有条件的游泳馆设置亲子更衣室或隔间。同时,将配备亲子更衣设施的要求纳入新建游泳馆的建设规范,既提升亲子运动体验,也保护儿童安全隐私。
记者了解到,这个建议得到市体育局积极采纳、推动落地。目前,上海游泳馆正在改进,设置亲子更衣室;田林游泳馆以隔断方式开辟亲子更衣室空间。市体育局还将出台管理办法,鼓励新建体育场馆配建亲子更衣室、现有体育场馆因地制宜增设亲子更衣室,努力提升体育场馆的适儿化配套设施服务水平,提高广大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还有一封市民的来信直接推动上海优化了老年综合津贴发放方式。
去年5月,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收到基层干部刘先生来信。他提出,老年综合津贴本是普惠性政策,而“不申领不享受”的规则使得部分老人由于不知晓没及时申请,在津贴领取上吃了亏。同时津贴必须通过敬老卡发放且需要线下申领、网点激活 ,对出行不便等特殊老年群体来说平添了奔波负担。
这封信很快由人民建议征集办传递到了负责老年综合津贴政策的市民政部门手中。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市民政局决定将该建议纳入考量,并会同相关部门着手推动发放流程优化。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关于完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的通知》正式出炉。老年综合津贴由原来的“按照自愿申请原则”改为“免申即享”,并采用“上海市敬老卡”和“社会保障卡”双渠道发放。
谈到建议办理的过程,市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凌伟说:“未来,我们也将更广泛地听取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建议,把我们的政策制定得更好。”
越来越多“金点子”正成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
公园24小时开放后,如何兼顾安全和舒适?城市烟火气,如何更“亲民不扰民”?15分钟社区生活圈,如何满足市民多元需求?……这些群众身边的热点“问题”,成为了市民群众与职能部门共同探讨交流的热门“议题”。
今年7月启动“市民圆桌”座谈会以来,全市16各区以及各职能部门就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举办“市民圆桌”30余场,1300多人走进会场、参与讨论,在各抒己见中,共同寻求解决路径,气氛融洽热烈,不仅生动践行着“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更激发起“人民城市”发展新动能。
让“金点子”闪闪发光的,既有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也有70多岁的退休老人,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在上海居住了的外籍友人,无论是居民群众、基层干部,还是专家学者、企业组织,都为上海的城市发展积极建言。
市民圆桌不仅传递“有见地”的好声音,还要形成“落得下”的好办法,更要取得“看得见”的真变化。比如,共建共享“一江一河”美好生活空间的市民圆桌活动,富了“侬好,西岸”主题线路,推出包含艺术西岸、工业旅游、儿童友好三大特色主题;重点河道“一河一策”的市民圆桌活动,推动了普陀区优化垂钓点位调整更新、加固了沿岸护栏;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的市民圆桌,推动了公厕智能化建设规范、增加设备装饰以满足市民多样化如厕需求……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上海还将不断拓宽建议征集网络,常态化推进专项征集,搭建高质量参与平台,健全闭环办理机制,更好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把群众“金点子”转化落实为利民惠民“金果子”,奋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