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登山杖、休息长椅多余吗?感受上海这些文化旅游新地标的服务细节

配置登山杖、休息长椅多余吗?感受上海这些文化旅游新地标的服务细节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胡玉荣 2024-10-31 12:06

上海不断涌现的公园、博物馆,给百姓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而穿插期间的人性化服务细节,同样浸润在人们的心间。


48米的双子山配置了登山杖,书法馆、绘画馆内设置了休息长椅……今年,上博东馆和世博文化公园南区相继开放,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旅游新地标。


近日,记者在“我们的人民城市”专题采访中发现,近年来,上海不断涌现的公园、博物馆,给百姓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而穿插期间的人性化服务细节,同样浸润在人们的心间。


免费租借的“登山杖”,不是“戏精道具”


早上10点,位于世博文化公园南区的上海温室花园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面让人几乎忘记了当天是工作日内。


“自南区开放以来,除非天气不好,几乎天天都是这样的状态。”公园工作人员小张表示。


随着今年9月20日南区开园,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全园开放,成为上海市民休闲、游玩新去处。从2021年12月31日北区开园至今,公园已经接待了超过680万人次的游客。

温室花园内的景色。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摄影


上海温室花园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紧邻中心湖,背靠双子山。它由1个游客服务中心和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和3号馆云雾峡谷等三大主题场馆组成。三大主题场馆根据植物的生境进行分类设置,结合建筑的空间结构,择取世界生态系统中的典型生态片段,打造热带干旱、热带湿生耐荫、热带湿生喜阳三种环境类型。同时,温室里还有各种雕塑、艺术装置、投影和环幕,打造好看、好玩的沉浸式展览温室。

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摄影


“快点呀,人多来,赶快来合影!”在温室的步道上,来自松江的朱阿姨招呼着小姐们摆好姿势。“虽然松江有辰山植物园,但是到这里看了一下,温室内的布置更加丰富和漂亮,不虚此行。”朱阿姨表示。


从温室花园出来,步行前往双子山,一路上皆是结伴而行的市民游客。据悉,早在2017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组织的面向全体市民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金点子征集过程中,不少市民建议,可以在公园内堆山造景,以弥补上海市中心没有山的遗憾。如今,双子山的建成,回应了市民登高望远的期待。


让人有些奇怪的是,尽管双子山的主峰最高只有48米,但是在入口处,竟然可以免费租借登山杖。


“这可不是‘戏精道具’,对于部分老年游客来说,这可能是必须品。”据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竹介绍,双子山基本依据自然山体的形态进行打造,部分步道比较陡峭,“对于年轻人来说,爬二三十米,没啥问题,但对老年人可能有些吃力,因此我们推出了免费租借登山杖的措施。没想到一经推出,就受到极大欢迎并供不应求,最近我们还会新增一批。”


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和设施升级,正在不断提升市民游园的体验感。随着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全面开放,园区面积增大,为方便市民游客们游园,南区新增了观光车服务,公园内设置8个观光车站点,今年国庆期间,观光车累计接送游客8390人次,收到游客好评无数。


看得有些累了,可以在长椅上休息


距离世博文化公园几公里外,位于世纪大道1952号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工作日的客流也是非常火爆。在青铜馆内,游客们围在“国宝级”展品前,静静倾听着服务人员的解说,感受着中华大地恢弘的历史和文化。

青铜馆内,人气火爆。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摄影


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于2017年9月正式动工,2024年2月试运营,11月将全面开放。馆内共设20 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包含文物类常设展13个、互动体验空间4个、特展厅3 个。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将从人民广场馆的4%左右提高到10.5%。其中,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是海内外唯一的常设通史陈列,陶瓷馆、货币馆也是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通史陈列之一,另外还有雕塑馆、玉器馆等八个常设展厅堪称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

书法馆内的珍贵展品。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摄影


作为东馆最后一批开放的场馆,目前,书法馆、绘画馆已经基本布展完成。记者在探营中看到,一批难得一见的珍品将和公众见面,比如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王献之行草《鸭头丸帖》等历代书家名品名帖将集中展出;王翚的《小中现大图》册与《重江叠嶂图》卷亮相书画特型馆……据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介绍,中国历代书画展陈全面开放后,上博东馆书法馆、绘画馆、海上书画馆及书画特型馆总展陈空间面积将达到4000平方米,首展全开总计将展出200余件作品。


在书法馆、绘画馆的参观过程中,馆内一些精心设置、形态各异、供观众休息的长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而这样的设置在其他博物馆并不多见。


“主要是考虑到展馆内要走的路比较长,在馆内设置长椅,不仅让游客累了可以适当休息,还能让他们更加沉浸式体验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凌利中笑着表示,“具体长椅设置的地点应该在哪里,都是我们工作人员一步步体验出来的,当大家感到有点累了,“长椅”出现了!”


提升观众对于博物馆的体验感,不仅在于展馆的面积和丰富、珍贵的展品,类似“长椅”等细节也很贴心。

双层巴士在静静等候。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摄影


上博东馆外,一辆红色的双层巴士在静静等候。自今年7月初开始,上海博物馆携手久事公交巴士四公司推出“上博观展巴士”,实现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至上海博物馆东馆之间一站直达,大大方便了观众在两馆之间的出行。


头图为双子山满足了上海市民登高望远的期待。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摄影


摄 影:胡玉荣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