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逛遍长三角、23公里岸线贯通青浦吴江,长三角市民跨域互访更加便利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4-10-22 13:24

摘要: 元荡生态岸线将于10底全线贯通,方厅水院项目将于明年年中完工。

水乡客厅中央,上海、浙江、江苏三省交接处,一座方厅水院拔地而起,将在太浦河两岸分隔的慢行系统融为整体;水乡客厅北缘,元荡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试验田”,在青浦、吴江的共同修复下,变成了三省一市老百姓互动的空间……


10月21日,笔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我们的人民城市”采访活动中获悉,元荡生态岸线将于10底全线贯通,方厅水院项目将于明年年中完工,未来三省一市百姓将有更多互访的方式和休闲亲水的空间。


方厅水院效果图。受访对象供图


四合院状的方厅水院矗立在沪苏浙交汇处的“原点”之上。“为什么要先建设方厅水院?因为老百姓最迫切的跨域慢行系统是没有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部长刘伟介绍,原本沪苏浙交界处,路网密度较低,基本只有一条国道连接,一河之隔,市民往来需要绕一个大圈子,而方厅水院内部的三座跨域步行桥,实现了两省一市交界地跨域跨河互连。


步行桥不仅连接了两省一市。方厅水院四角分别还分别设置了沪苏浙皖的主题展示空间,中轴线上还有会议中心,搭建长三角一体化展销对接平台,集中展销沪苏浙皖优势产品、特色商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可以实现“15分钟逛遍长三角”。


“道路的互联互通是第一步。”刘伟介绍,在方厅水院的外围,青浦、吴江、嘉善各有一个承载了创新策源、创新研发功能的地块正在开发建设中。


同样,在元荡周边,好风景不仅吸引来了候鸟和游客,也引来了新经济。


元荡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是示范区首个跨界湖泊滨水岸线生态修复项目。位于青浦与吴江交界处的元荡原本是被两地“遗忘的角落”,围湖养殖、围网养鱼让周围生态退化严重,直到两地携手达标加固环湖堤防,加强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湖泊、入湖河道及湖滨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23公里岸线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亲水、观鸟、参与水上运动等休闲娱乐空间。


“上海这侧大部分的水边区域原本属于不同的企业主体,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和主体协商,把岸线退让给老百姓。”刘伟介绍,青浦段在生态修复和建设过程中,对原来被占用的封闭管理的区域全部打开,形成25公里慢行系统,建成15处亲水平台、5块露营区域、5处小型停车场、9处驿站,以及帆船和皮划艇码头等,并新建12座仿古拱桥,恢复蒹葭苍苍、蒲苇轻舟意境,重现“渔乡文化”。


元荡生态改善的“上半篇文章”已经写就,“下半篇文章”的重点是生态优势的转化。刘伟介绍,当前元荡已经带动了周边村镇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就业,未来将吸引更多生态友好型企业入驻,让产业“像宝石一样嵌套其中”。


头图为市民在元荡散步。青浦区供图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