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幅图片、353个案例,“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开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4-11-06 18:47

摘要: 全面展示上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生动图景。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中强调,要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11月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正式开幕。据介绍,本次展览展区面积约3360平方米,运用图片视频、多媒体、实物、互动展项、情景短剧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上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生动图景。


主题展开幕。劳动报记者叶佳琦 摄影


呈现“人民城市”实景画卷


记者了解到,本次主题展由六大部分组成。开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上海的殷殷嘱托为引领,梳理上海着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实践脉络。


“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篇章展现上海勇担国家战略使命,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也使城市成为人们实现梦想、创造个人价值的舞台。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篇章展示上海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坚持依靠人民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努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篇章介绍上海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美好景象。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让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篇章聚焦上海坚持重心下沉、下好“绣花功夫”,以精细化治理构筑人民城市建设新优势、新亮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篇章呈现上海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厚植城市精神品格,推动文化为民惠民,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坚持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全面领导”篇章汇集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民城市建设各领域各方面的生动案例。


让观众在展览中能找到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着力为观众提供可视、可听、可感的“沉浸式”观展体验,集中展出900幅图片、353个案例、51部专题视频,打造“一站式·一件事”体验、中华鲟模拟放流互动装置、“城市更新”情景短剧、“一江一河”趣游、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置景、“最美街区”空间等32个亮点展项。


其中,“城市更新”情景短剧《晒台》以沪语演出方式,表达了城市居住环境改善,给予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江一河”趣游通过带领观众一键游览贯通后的滨水岸线,感受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以及不断提升的生活品质。


此外,展览还首次将观展步道设计成城市公园步道形式,让观众在移步换景间感受人民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展览还将不定期邀请市民讲解员共同参与展览讲解,分享自己与人民城市建设的故事。


记者注意到,展览中许多照片来自“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摄影(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尾厅整墙的市民建议来自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征集的市民“金点子”。展览中还设有“人民城市大家说”专题,以视频形式讲述鲜活朴实、生动具象的百姓故事。


人民讲解员分享自己与城市建设的故事。劳动报记者叶佳琦 摄影


打造人民城市大讲堂


为进一步发挥主题展宣传教育功能,展览现场还特别开设“人民城市大家说”红途学苑大思政讲堂,围绕人民城市主题,展期内每周末将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如劳模工匠面对面、AI创新工作坊、城市可阅读社科普及、非遗文化主题沙龙等。


11月9日上午,展览将推出“与城市共成长·筑梦苏河”大思政课,课程由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馆校合作开发,围绕苏州河蝶变主题开展跨学科教学。11月24日,将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大家谈”专题活动,聚焦展览期间收集的市民建议,引领市民共同参与城市治理。


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观展需求,主题展还将开设线上展,运用全景拍摄、导览视频、动画特效等方式还原真实的展览空间,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移动端观展。线上展将在线下展结束后继续开放。


头图为主题展开幕。劳动报记者叶佳琦 摄影


摄 影:叶佳琦
摄 像:叶佳琦
视觉编辑: 叶佳琦
责任编辑:郭娜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