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阳光很烈,他们很美。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在这个夏天里,本报发起了“瓶”水相逢清凉接力行动,我们的记者将赶往城市各地,寻找户外作业的各行各业职工,把一瓶瓶水送到他们手中,送去一份关怀,传递一份心意。你我虽不相识,相逢便是一种“缘”。这瓶水,代表着这个城市对您的真诚致谢和祝愿,正如瓶上所写的那样:爱劳动,有好报!
在经济学上,有个“一度效应”——气温每发生一度变化,商品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甚至相关机构还开发出了“啤酒指数”、“空调指数”、“耗电指数”、“冰激凌指数”等气象指数,成为企业确定生产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
在电商夏季热销排行榜里,电风扇、凉席、空调、冰箱等电器从未缺席,这些防暑降温产品谁来送?当然是穿街走巷的快递小哥。出了梅,上海的高温天紧接而来,快递小哥们也迎来了一年里最辛苦的日子,日前,记者也走上街头,感受了一把高温下快递小哥们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
高温天最怕接到“三件套”
核对每一件快递单上的收货人姓名、配送区域,并把货件装上车,入行六年的德邦快递员徐东东做起这些来轻车熟路。“我有我自己的工作范围,一天大概要送七、八十个单子左右,走的路程20公里左右,客户有的一人几份货物,每天大概要走40至50个点。”
中午十二点,简单吃了口饭,徐东东就开始分拣下午要送的订单。分拣是快递员最需要细致也最繁琐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虽然还没出门,但闷热的天气和不停的工作,他的脸上已渗出了汗珠。把分拣好的货物一一装上快递车后,喝上一口水,他就开始了下午的送件工作。
徐东东给自己的快递车起了个外号——“载重王”,二轮车虽小,却能承受100多公斤的重量。德邦快递都是大件居多,徐东东有时候送的快件多,要来来回回跑好几趟。下午第一趟出发,别看他的车上只装了五六个箱子,但个个有“分量”,其中还有自行车、空调这些大物件。
“说实话,夏天我们快递员是最怕接到‘三件套’的单子,就是冰箱、空调、洗衣机,最轻的也有三十几斤,大夏天抗上去确实挺辛苦。”徐东东开着玩笑,“不过也习惯了,我们德邦做的就是这些服务。”
最多一天爬过3000个台阶
下午1点,在烈日下,徐东东骑上他那辆热得发烫的快递车,太阳透过两边晒进来,记者注意到,他没有采取任何防晒措施的两只胳膊已不见本色,被“烤”得黝黑。
徐东东所在的网点位于黄浦区新闸路,他负责的片区在两公里外茂名北路一带,那里以没有加装电梯的老小区居多。
记者跟随他来到茂名公寓的门口,门卫已经对他非常熟悉,见是他,抬起道闸就放行。驶进小区,不假思索地转了个弯,在一栋居民楼前停下,徐东东开始下车清理包裹。“快递送的多了,这些保安都熟悉了,”他边打电话边把包裹搬下车,经过电话联系后,收件人在家,“我们是大件快递,放不进快递柜,所以我们都是送货上门。”
客户买的是空调,主机加室外机,由于小区楼道较窄,徐东东决定分两次扛上楼。“像冰箱这样的大件我们也是一个人扛,其实重量不是问题,主要是这个小区楼梯窄,不好搬。”记者背着包一口气爬上4楼,已经气喘吁吁,再看徐东东,虽然满头大汗,脸也憋红了,但仍然能一边说着话,一边保持着匀速平稳的步伐。
当记者感叹夏天送快件真热时,他笑着说,“干了这行就要不怕热,扛着东西爬楼是常事,我们经常背着冰箱一口气爬顶层。最重要的是能按时把东西送完。”他回忆,最忙的时候一天爬过3000多节台阶。
“喝不喝水”成纠结事
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是收送件的高峰期,而这段时间恰好是太阳最烈的时候。记者跟着他跑了一圈,就已经晒得头晕眼花。徐东东却依然是干劲十足,不仅要尽快配送完车上包裹,好赶回网点装下一趟,他还要处理机器里时不时响起的新订单信息。他说:“虽然快递员跟送外卖不一样,没有这么强的时效性,但每天我们也要保证85%以上的配送比,干快递这行也得快。路线规划、时间分配都要靠自己的经验摸索出来。”
对于在高温下工作的快递员来说,唯一的解暑方式就是喝水。不过记者注意到,徐东东的车上并没有放矿泉水。接过记者递过去的水,徐东东解释说,“公司为我们提供了矿泉水,我一般到了站点会补充水分,在外面送件时候自己比较少会带水,水喝多了也是怕上厕所,我们在外面奔波的,很不方便。”徐东东一直忙着给收件人打电话、写单子、搬快递,空闲时间并不多,为了防止中暑,他也从站点里带了些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
最开心能给家人好的生活
徐东东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每年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休息。“和孩子的相处时间不多,孩子在老家有爷爷奶奶。”在与记者交谈中,徐东东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哪个工作都不轻松,要赚钱肯定会累,”但他觉得,现在快递行业发展得快,如今自己已经是快递组长,一个月收入稳定在一万五左右,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即使辛苦点也是开心的。
他告诉记者,快递员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有快乐和温暖的时刻,那就是来自客户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哪怕是一句谢谢。
“送一个快递到别人的手上,人家跟你说一声谢谢,就是对你工作的支持,也是自己努力做好这份工作的动力。”他回忆,像这样的高温天里,他经常会收到客户递给他的水和饮料,“说天太热了,给我降暑降温,我都挺感动的。”
一下午记录快递小哥的忙忙碌碌,让记者对这份职业更多了一份理解,正如徐东东所在乎的,在特殊气候下工作,消费者的理解和重要也非常重要。无论企业、消费者还是商家,不如多给快递小哥三五分钟,让他们不再为了抢一分钟而闯红灯,多些宽容和体谅,整个社会才会更温暖,快递小哥才会更有职业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