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就业形态、平台经济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的部署安排,落实全国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维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近期,市总工会等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上海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最大限度把物流快递、网约送餐、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
目标任务
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所涉行业企业普遍建会;推动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递头部企业基本建会;广泛吸收物流快递、网约送餐及网络平台灵活用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推动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覆盖超过100万人;探索建立市区两级工会、相关党委政府部门、互联网(平台、电商、快递)企业及关联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等“五方”协调会商工作机制。通过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在创新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工会作用。
主要措施
坚持党建带工建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党建引领下推动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递企业等新业态企业的工会建设,推动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党的组织、工会组织和党的工作、工会工作同步覆盖。
大力推进工会组建
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推动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及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依法属地建会。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应由其工会指导推动劳务派遣公司、加盟企业、代理商等关联企业建会;通过与地区工会联动,以条块结合的形式推动分布在各区的站点建立分工会或工会小组,并按照属地和行业就近原则,加入街镇行业性“小二级”工会或联合工会。要发挥街镇“小二级”工会兜底作用,广泛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并做好服务管理。
拓展创新入会渠道
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加入所在单位工会。所在单位没有成立工会的,按照属地和行业就近原则,通过个体入会形式加入工会。街镇总工会指导推动个体入会职工达到25人以上的单位直接建立工会。依托平台企业开展网上入会、“扫码入会”和宣传服务,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方便找到工会、快捷加入工会。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及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政策举措,更好地引导行业从业人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团结职工建功立业
发挥行业头部企业引领作用,组织开展行业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强化从业人员学习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培养选树先进典型
在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等评先评优中积极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优秀代表,选树有代表性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切实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为他们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建好工会服务阵地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分散的特点,依托楼宇、商圈、街面、城市综合体等工会服务站及“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健康服务点”建立全域覆盖的工会服务阵地,统筹协调区域服务资源,开展就近、便利、可预期的职工服务。
扎实开展工会服务
开展一系列以满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为导向的会员普惠化服务,及时提供困难救助和法律服务,扩大灵活就业群体“五送”(送体检、送保障、夏日送清凉、冬季送温暖、送安全)服务等的覆盖面。推出由工会经费补贴、平台企业(快递企业、关联企业)经费支持及职工个人支付部分的上海工会灵活就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
搭建沟通表达渠道
建立工作会商机制,推动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问题。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法律体检,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合理利益诉求。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涉及行业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管理的方式方法,督促企业制定劳动管理规章制度时听取工会、职工代表意见,建立企业和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动报酬、奖惩办法、工作时间、劳动定额的机制,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由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市区街镇三级工会经费(街镇总工会可适当用历年结余资金)、企业总部工会经费、代理商经费共同组成的经费保障机制。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收入不稳定、难以确定缴纳会费基数的实际,其会费实行定额制度,并将会费纳入服务会员项目经费直接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增强入会动力。
多方协同
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条里牵头、块里兜底、属地建会、在地服务”的基本原则,共同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推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及维权服务保障工作纳入地区党建考核内容。
加强协同合作
工会要与网信、经信、商务、人社、交通、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政府部门加强协同合作。党委、政府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重视并积极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定,与业务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网信部门要加强网络舆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正面引导和舆情研判;
——人社部门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按规定给予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交通部门要推动货运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维权保障机制建立;
——经信、商务、文旅、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互联网、电商、平台企业监管等职能,配合工会指导推动各类企业建会;
——邮政管理部门要推动快递企业建会和快递员关心服务工作;
——检察机关要发挥法律监督职责,以督促履职、支持起诉等方式维护公益。
明确各级工会工作职责
——区总工会、街镇总工会承担指导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站点属地建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配送服务资源等职责;
——“小二级”工会承担吸收会员、在地服务、沟通报告等职责。互联网、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工会)承担指导推动关联企业建会,引导推动相关联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制定服务清单,做好职工会员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等职责;
——关联企业、电商平台及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工作和劳动服务的平台企业(工会)承担宣传工会政策,引导相关联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工作的职能;
——站点分工会或工会小组承担发展会员、管理会员、服务会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