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迹寻访丨滴水之力汇聚成法电工人运动洪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嘉慧 发布时间:2021-02-22 08:04

摘要: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战斗力量最强的一支工人队伍,法电工人始终奔走在上海工人斗争的前列。

上世纪初,资本列强瓜分上海。一时间,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公共租界成为上海“市中心”的代名词。外国资本的注入,带来的却是一种“畸形繁荣”:一边是获益颇丰的资本家、飞涨的物价,另一边工人的收入下降,生活情况愈益艰难。其中,受影响最深的行业要数纺织、水电以及公共汽车电车,而由此爆发罢工运动最多的也要数这几大行业的一线工人。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战斗力量最强的一支工人队伍,法电工人始终奔走在上海工人斗争的前列。而他们当年的模样如今正静静地被展示在重庆南路275号上海巴士第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法电六烈士纪念堂内。

今天,让我们一起推开历史的大门,一起回到那个法电工人热血奔走的年代……

        

记者寻访:

大隐隐于市的红色纪念堂

经常开车的朋友一定知道,沿着重庆南路由南向北方向,穿过徐家汇路,驶上高架时右手边总能看到一幢六层楼高的公交车停车场,那里是上海巴士第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办公地。

沿街的马路车水马龙,而公司内一侧的小道则出奇得安静。径直向里走去,穿过职工食堂和职工休息室,走进裙楼一号楼,一块红色的匾额引人醒目——“烈士纪念堂”,“这里面纪念的是我们巴士四公司职工的‘魂’!”巴士四公司工会主席项志良如此介绍道。

1906年7月,由法国资本家成立的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简称“法电”),正式成立,营业办事处位于吕班路康悌路带,下设车务部、机务部、电力部、自来水部等部门,原上海法租界集电车、电灯、自来水三位一体的垄断性市政公司。公司创办以后,凭借法租界势力压迫与统治工人,掠夺财富,一度遭到法电工人的强烈反抗。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到解放前夕,前前后后有着百余次的工人运动。

“当时的工人运动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罢工和暴力反抗,他们有着自己的诉求和方法。”在参观中,项志良为记者介绍起了其中的一场工人运动斗争——慢车斗争。1947年1月初,法电工人照惯例提出增加年奖的要求(相当于增加一个月的工资),资方以刚调整工资为由拒绝了大家的这一要求。但看着外方的工人有这笔年奖,而中方工人却没有,大家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子气。于是,大家决定采取一定的行动:以慢车对付资方。1月5日,线路上的驾驶员们积极带头开慢车,原本从卢家湾到十六铺只要开半小时的车程,他们开了足足两个小时,长长的电车连成一条龙,占据在了马路的正当中。车子越开越慢,而乘客也越来越少。就这样,一周内公司的直接损失达到了两亿元,而南区的公共交通也陷入瘫痪。由于工人人手不够,而资方又急于恢复经营,被迫答应法电工人们增加年奖的要求,向外方工人待遇看齐。

事实上,像这样的斗争运动还有许多,无论是慢车斗争、兆丰公园大罢工、“无车头”斗争、“九二七”大罢工……每一名法电工人都运用自己的智慧,争取着劳动平等、人格平等的权益。一边参观着纪念堂,一边听讲解员和项主席介绍着当时法电工人运动的情境,记者的心也跟随着法电工人的斗争而几上几下,听闻有工人被抓捕时暗自为他们捏把冷汗,而听到他们的一个小小斗争获得胜利时又不由得为他们感到开心。

90后讲解员:

每次讲解都被法电精神感动

乔文靖是巴士四公司工会干事,同时也是“法电六烈士纪念堂”的兼职讲解员。“刚入公司的时候,就听师傅和我说过这里的故事。”作为一名90后年轻公交人,在此之前,小乔对于公交工人运动史仅从历史课本、影视资料等载体上了解。进公司之后,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她才真正走入这段真正属于公交工人的运动史。

在她整理的史料中,她发现上海公交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过三次大的改革,“法电工人运动也是百年进程中最为轰动和持久的。”讲解的过程中,她不仅是结合陈列的照片和实物娓娓道来,并对记者所抛出的一些问题,例如:当时工人所处的情况、工会组织如何开展等一一解释来。她说,要想说好法电工人的故事,就要自己做好“课外作业”,做到“问不倒”。“很多次‘补课’的时候,我都在想,法电工人真的是一群很厉害的人,他们每一个人虽然都是平平无奇的公交职工,但当他们汇聚在一起,便能成为一股撬动资方,推动上海工人运动进程的洪流。”

自纪念堂成立后,巴士四公司党委将此作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19年起,乔文靖为集团公司、四公司职工以及打浦桥街道、党建联建单位等职工、青少年讲解了无数次的有关法电工人运动的事迹。在她记忆中,每年的清明节,巴士四公司都会举行纪念活动,给英烈敬献花圈,缅怀英烈事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些学生来到这里参观时,也会立刻噤口,静静地学习着先辈的斗争故事。虽然他们就像当时我的一样,有可能还不懂什么是工人运动,什么是法电精神。但我希望,就像我师父传承给我一样,通过我的讲解,他们也能够逐渐认识法电工人,了解这段不被常人所知的革命故事。”

相关链接:

法电六烈士代表之二

周国强,1909年8月29日出生江苏省高邮县,是法电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1924年夏,他来上海谋生,做过运煤船上的小工和麻袋栈学徒。1926年进法电当售票员,当时应值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先后三次革命武装起义,他都积极参加,特别在第三次起义中他被选为纠察队员。1930年6月18日周国强根据党的指示,及时发动车务部工人配合徐阿梅领导的57天大罢工,使罢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被工友们推选为工会理事。

徐阿梅,1906年11月16日出生于卢家湾一个农民家庭,是法电早期的工人领袖。13岁到江南造船所当学徒,1923年进法电机务部当钳工,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海工人接连举行三次越义,徐阿梅都勇敢参加,尤其是第三次起义中。在攻打南市警察署,淞沪警察厅和髙昌庙兵工厂制造局驻军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1928年5月担任法电党支部书记,1930年6月.他成功地领导了法电著名的“五十七天半”的大罢工。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责任编辑:李轶捷,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